赤小豆或紅小豆是我們中國人非常熟悉的一種食材,民間習稱紅豆。它可以用來熬湯或粥;也可以煮爛後,加白糖及其他調料做成紅豆餡。而後者又可以用來裹湯圓,包包子,做成有餡的麵餅、麵包、蛋糕等等,甜而不膩,香潤爽口,是中、港、澳、台、新、越、韓、日地區有名的美食。2017 年 1 月 14 日世界日報家園版有一篇題為《戀戀紅豆甜滋味》的文章,對這類美食作了細膩、生動、形象地介紹。讀之,令人有親嚐其食,同樣回味的感覺。
不過,作者在結尾時用唐朝詩人王維寫的《相思》一詩,來襯托她對紅豆類美食的戀念卻是一場誤會。因為王維在該詩中所說的紅豆不是上述可以食用的紅豆,而是觀賞用或裝飾用的另一種紅豆。後者是產於亞熱帶地區一種喬木的紅色種子,呈扁圓形,比紅小豆要大,古人用它來寄託對情人或戀人的相思。所以又叫「相思子」。由於這種紅豆非常少見,很容易被讀者或引文者誤以為是食用的紅豆,以致張冠李戴。這是不足為奇的,雖也無損於上述那篇文章的藝術效果,但卻因此而貶低了王維那首五言絕句的文學高度,所以仍有加以介紹與區別的必要。
1946 年夏,我在南京家中準備考大學時,有幸看到過這種紅豆。那是先父一位好友去南方出差,給我父母帶回來的禮物。在我的印象裏,它被裝在一隻精美的盒子裏,直徑約一公分左右,紅得非常鮮豔,晶瑩光潔,堅韌充實,看起來不像是植物的種子,倒像是一件精工細琢的藝術品,煞是可愛。怪不得古人把它當做愛情的象徵。我還記得盒子裏附有王維的那首詩,不過當時我的詩詞功底不高,一時裏領會不了詩作的深意,只記得「紅豆」、「相思」等字眼,也不理解它們之間的關聯。直到退休後重溫此詩,才漸漸有所感悟。王維的詩是這麼說的: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細細讀之,不難明白詩人所說的紅豆並非我們日常食用的紅豆,而是上述產於南方的那種引人情思的紅豆。這種象徵愛情的天然珍品儘管罕見,卻早在唐朝以前就被我們祖先所發現,並由後來的王維藉此寫出《相思》那樣不朽的詩篇,讓我們再次認識到中華文化的悠久與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