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在 2015 年秋季在《石氏基金會季刊》第 51 期上發表了一篇拙作《喫茶趣》後,似乎在知茶及懂茶的會友當中,引發了一些迴響。今春應邀在書法研習班中淺談中國的飲茶文化,以「『茶』言觀色」為主題,分別與學員分享了一些有關茶道的新知。轉眼又逢中秋佳節將至,在這金風送爽、充滿詩意的秋日,想再來跟大家進一步談談「茶道美學」。
中國茶道歷經了數千年的演進,已從漢、唐時期的茶道,演變成另一種生活與精神兼具的態度。「焚香」、「掛畫」、「插花」、「點茶」,早在宋代便成為生活四藝。每一藝,都與生活美學息息相關。到了近代,人們在衣食無憂及講究精緻生活之餘,於八十年代在閩南、福建、廣東一帶又興起了所謂的功夫茶道,每道工序的名稱都取得十分詩情畫意。比如:
一﹒百鶴沐浴(溫杯):用開水沖淨茶具;
二﹒觀音入宮(置茶):將鐵觀音置入茶具;
三﹒懸壺高沖(沖茶):使茶葉轉動;
四﹒春風佛面(刮去泡沫):使茶湯清新潔淨;
五﹒韓信點兵(點茶):將茶湯均勻地倒入杯中;
六﹒鑒賞湯色(看茶):觀賞茶湯色澤;
七﹒品啜甘霖(品茶):趁熱細啜,先聞其香,後嚐其味,令人心曠神怡,頗具情趣。
古人品茶,不只是鑒別茶的優劣,其間更加上神思遐想。品辨茶香是極具美感的雅事,同時也是很講求心境的。當然,得充分發揮審美的聯想力,才能感知其香其韻了。明人袁宏道,對茶的香氣也做出了精妙的評辨。他認為,茶中有草氣、豆氣、花氣和金石氣;而草氣遜於豆氣,豆氣遜於花氣,花氣又遜於金石氣。草、豆、花諸香氣,尚可從嗅覺中品辨而得,而金石氣是「無氣」,只能以風格美感來代替嗅覺。比較著重茶香之格調而輕茶香之氣味,真可謂是品香而入神了。
至於茶席的擺設,又牽涉到主人的品味及風格。一條棉布或麻布裁成的素方、一枝採自後院當季的鮮花、加上隨手可得的容器、也可以是花器,組合起來。若茶是主角,花就不能奪其風采;所以茶會中的花往往小而簡單,因為茶具都不大,花器也隨之縮小。茶跟花互相呼應,即刻能創造一室雅集。「茶」與「花」的對話,如此醉人,這更是貼近生活中的美。
喝茶、泡茶,茶壺是主要的工具,不同材質的茶具及器形與釉彩爭奇鬥艷,真是五花八門,什麼茶葉搭配什麼質地的茶壺更是一門學問;所謂名茶配名壺,更是相得益彰。一件好的器物,安全性和功能性是其根本,形及色調是它的風采,加上主人的妥善使用,更是賦予它生命。早期宜興出產的「紫砂壺」,走的是較為傳統的路線,已經成為中國茶藝的經典。而紫砂製成的「茶寵」,是茶人在茶席上必備的茶件之一;平時用茶水慢慢的滋養,時日久了,就會如玉一般的溫潤而有靈性,讓人愛不釋手。
今春趁回台之際,除了陪伴高堂共度農曆新年外,春節過後,又與睽違將近半個世紀的花甲初中同學,一同參加了一回四天三日的桂林遊。行程第二天來到了「陽朔山水甲桂林」的世外桃園——陽朔縣。在熱鬧的益田西街上,導遊給了我們一個半小時做購物。聽了地陪介紹得知,廣西也有豐富的銀礦,所以直接就往茶具店,看看是否可以掏到銀製的茶壺。
大街上果真發現了一家裝璜非常現代化且銀光閃閃的銀飾茶具店,每一個設計精美、巴掌大的銀壺,經過精密的電子秤過了重量之後,平均一把都要美金三佰元上下。正當舉棋不定之際,忽然看到茶盤上趴著兩隻可愛的紫砂茶寵,一隻是閉著眼睛造型的小豬,另一隻則是隻趴在地上的水牛;牛頭及兩隻牛角燒的是深褐紫泥,而牛身確是我最喜歡的粉青色仿汝瓷,牛背瑩澤如玉、厚如堆脂、且有冰裂紋。詢問店家,一隻一百元人民幣,還強調是不二價。二話不說,立即收下。接著又在對街的竹器店,掏到了一支帶把小巧的竹製的茶濾。這趟桂林遊,對我這個熱衷茶文化的人來說,真是不虛此行。
近代台灣也有許多的陶藝家,以台灣壺為主題的創作者,也初露頭角。每次回台,我都會抽空去鶯歌的陶瓷街逛逛。這些陶作坊,致力於「用設計,將茶帶進生活」。他們融合了茶葉與茶器兩者的專業技術,以現代及東方美學為基礎,均能創造出頗具個人風格的作品,讓台灣製造的茶器,漸漸成為中國愛茶人士的新歡,進而成為市場上的新寵,行情更是屢創新高。
我本人較崇尚素樸美學,所謂的極簡主義,也就是少就是多,愈是線條簡單的茶器愈是耐看,尤其偏愛宋代汝窯。其釉色以天青色為主,胎質細密雅緻,讓人看了立刻 有安神靜心的感覺。
宋汝窯為北宋宮廷專用。據世界汝瓷藏品統計,傳世之品不足百枚;臺北故宮有二十三件,所以在明清時代就相當珍貴。所以以我們的能力,也只能收藏所謂的「高仿」的工藝品而已。
近幾年在灣區,因習茶及訪茶,結交了不少內地來的茶友。經常在他們的茶館及茶餐廳品茶、評茶,以茶會友,相互交換自己秘製的私房茶食,互相把玩彼此珍藏的茶盞、茶杯、茶具……同時也借著推廣茶文化來提升自己的鑑賞力及美學知識,真是其樂無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