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老年糖尿病人少喝水好嗎 ?

「多飲,多尿,多食」是糖尿病人三大典型症狀。當患者到醫院診療時,醫生會問:常口渴否?每天飲多少水?作為病史紀錄及了解治療效果如何。因此,許多病人誤認為多飲水,多尿,是由於喝水過多引發的,可能對病情不利;只要少喝水,小便自然會減少。於是,主動控制喝水量,即使感到口渴,也盡量少飲水。殊不知「弄巧成拙」,病情加劇,險象環生,卻又鮮為人知。

水與生命息息相關,水是人體首要「營養素」,世人多不以為然。人不吃飯菜光喝水,生命仍可維持 30–60 天呢!但不喝水的話,則難活過 7 天!人體內含水量占體重的 60%–70%,它對維持血液循環、細胞內外物質的交換、細胞的生理功能意義重大。水又參與形成各種消化液,可幫助攝取營養,形成的各種體液,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維繫電解質平衡。水保持肺泡濕潤,有利於「吐故納新」。水亦是全身各種關節「潤滑劑」,也是神經系統「緩衝劑」。每天喝水量不足,或由於腹瀉、嘔吐、燒傷滲出、出血而迫使水流失過多時,就會發生嚴重脫水,人體即處於「乾旱」缺水狀態,使得血容量減少,血漿滲透壓升高。這兩個因素,均可刺激下後腦的口渴神經中樞,使人們頓覺口渴告急,妨礙機體對食物中各種必需營養素的吸收,並加速皮膚老化、皺紋及老年斑增生。也使血液粘稠度猛增,較易導致血栓形成,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搶救失誤可猝死!更可引發體內脂肪堆積,肌肉萎縮無力,缺乏彈性,頓覺疲乏。還使胃腸消化吸收功能明顯減退,造成新陳代謝毒物大量淤積,使代謝功能紊亂,造成全身產生關節痛、肌肉痛。

糖尿病人血糖過高時,從「腎小球」濾過的葡萄糖超過了「腎小管」對葡萄糖吸收能力,致使大量葡萄糖溶解在尿液裡,帶走了大量水分,產生「溶質性利尿」。水分的丟失,使糖尿病人感到口渴,甚至半夜也會口乾舌燥。所以糖尿病人多飲、多尿的根源,是由於血糖升高 → 尿糖出現 → 失水 → 血漿滲透壓升高 → 日夜口渴 → 多飲。糖尿病越嚴重,愈是感覺口渴口乾,多飲多尿的症狀也就特別明顯,患者要高度重視監測血糖、尿糖。

糖尿病人尿量排出太多,而又不能及時、足量的飲水,則危機「十面埋伏」,絕非「天方夜譚」。若此時體內失水 10% 時,則會口渴、心悸、乏力、血糖上升,而使各器官生理機能遭受影響。假如失水 20% 時,則出現煩躁不安、頭痛、說胡話、神智不清、昏迷、血壓驟降,危及生命。而老年糖尿病人,又因動脈硬化使其下丘腦口渴中樞不敏感,潛伏危機,也常會不覺口渴,但失水已較嚴重,血漿滲透壓持續升高。由於不能及時飲水,多尿且尿中有糖,就會出現「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病人全身無力,食慾消失,噁心嘔吐,面無表情,昏迷休克。這時必需火速送醫院急救處理,力爭從「陰陽界」挽回到美好人間。

所以老年糖尿病人,千萬不要少喝水。如果感到口渴,應馬上喝水。特別在炎夏酷暑,出汗多,更需補充足量水分。對於沒有合併心、腎疾病的老年糖尿病人,宜鼓勵其多飲水,每天 1500–2000 毫升。如有發燒、嘔吐、腹瀉、大量出汗時,更應增加飲水量。糖尿病人一定要採取「飲食控制、有氧運動、藥物治療」綜合性防治措施,三者缺一不可。唯有將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值,方能解決多飲、多尿問題。喝水不僅為解渴,更是為健康。要求喝新鮮水,飲水儲存時間不能過長,宜喝煮沸的自來水為好,不喝反覆煮沸的水。純淨水不宜常飲,遠離「可口可樂」。可喝優質礦泉水。滲假劣質礦泉水,不能飲用。

筆者在大陸門診,親見一名七十歲典型糖尿病人,身材不高「將軍肚」,嗜好煙酒。由於經常多飲、多尿,加上前列腺重度肥大,夜尿七、八次,陽萎失「性趣」。而他四十八歲健康清秀辣妹嬌妻心中不悅,常有惡言相對、爭吵不休。又因沒有子女,產生心理不平衡,精神有點失常,悶悶不樂、焦慮不安。因難以向醫生啟齒,自行悄悄地花重金購買中西壯陽藥物服用,但效果甚微(關鍵是慢性損耗性糖尿病作祟)。由於煩渴,加上認為「是藥三分毒」,必須大量飲水排毒、解毒、增添性慾及活力,故買大量礦泉水,一天竟喝上八、九瓶,另加上牛奶一瓶。不數日,突然發生走路不穩、口齒不清。整個人懶洋洋、表情淡漠,失眠、惡夢驚醒後喊叫,家人誤以為得了「精神分裂症」,趕緊送醫診治。到急診室後突然全身痙攣,臉部變黑,心跳及血壓都測不到。專家會診為「水中毒」,即「低血鈉」,血納離子降至 118 微摩爾/公升。立即矯正血中納離子含量,直到電解質平衡,才從死神手中救回一命。若退一步,則會失明、腦部受到傷害,變成植物人,甚至死亡。由此可見,老年糖尿病人飲水也非「多多益善」。常聽說「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此言差矣!飲水過量會增加心、腎超重負擔,成人每天飲水控制以 2,000 毫升為準,但特別需要的運動員除外。人體血液中「納離子」標準值為 135–145 微摩爾/公升,短時間喝水太多會喪失太多「納離子」,造成「水中毒」現象。以史為鏡,切莫馬虎,不可拿生命當兒戲。警鐘長鳴,謹防死於無知。(全世界人類死亡中,近 50% 死於無知,這是多麼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