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管控糖尿病新招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將 2016 年世界衛生日的關注重點確定為「應對糖尿病」。糖尿病俗稱「糖魔」,是目前醫學界尚未攻克的一種終身性、慢性消耗性疾病。血糖問題是此病的根本,它是一種生活方式性疾病,只要是「胡吃海飲」,飲食無規律,不愛運動的人,最後則成為「糖魔」的「俘虜」,造成糖代謝紊亂,胰島素內分泌失調,表現血糖過高。由於中國人的基因型、β-細胞功能特點等因素,使中國糖尿病患者更多表現為餐後血糖升高,並呈現年輕化趨勢,超過 50% 患者在五十歲以下。由於體內的器官組織細胞被「糖化」,則出現諸多症狀,但存在很強隱蔽性。大多數人在早期不識此病,也很不重視,處理欠缺,使其成為無症狀病理狀態。由於貽誤病情,症狀會一天天加重。當患者出現眼睛迷糊如有一層膜擦不去、皮膚搔癢、乾燥便秘、無力、口臭、手腳麻木似螞蟻爬、噁心嘔吐、易怒心煩等症狀,必須迅速找內分泌科專業醫師診治,休要拖延。還要高度警惕無症狀病理狀態。最典型的糖尿病損害產生「八高」現像: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脂肪肝、高胰島素血症、高血尿酸、高度肥胖、高胰島素抵抗。由此後患無窮。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升高為表像,以全身併發症損傷為實質的一種終身性疾病,可引發全身三百多種五花八門的疾病,致殘率和致死率都相當高,絕非「空穴來風」、「危言聳聽」。

糖尿病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血糖的升高,迫使極度精密的人體內環境處在一種異常的高糖狀態,使六十萬億的各種細胞、器官和組織都處在災難「糖化」之中,從而引發一系列的損害,縮短壽命。

二﹒「糖化」造成了大、小血管的損傷,高血糖又導致高血脂、高血黏等血液構成成分的病理改變,引發血管及血液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血栓、中風等嚴重致殘、致死性疾病。

三﹒被「糖化」的神經系統,會出現神經與末梢的損傷和壞死,從而快速產生神經病變,很快產生併發症,大多都是神經性疾病。如早期出現眼花、視物不清、眼底視網膜病變、黃斑部出血、致盲、皮膚搔癢、手腳麻木、糖尿病足、可能截肢等。

四﹒糖尿病人血液的營養物 —— 高糖不能正常進入細胞,由於奇缺運輸工具 ——「胰島素」所致。血糖多無法利用,造成全身眾多細胞缺糖,缺少「能量」,形成似禾苗乾旱缺水般災害,則會使細胞功能下降或死亡,導致全身性退化行改變。這種全身細胞的損傷,則會導致腿軟無力,行走不便,精力、能力下降,頭昏目眩,記憶減退,免疫力下降,易感冒,易感染,機體早衰,壽命縮短,過早死亡。

由此可知,儘管糖尿病人可能出現三百多種複雜多樣的疾病損害,其根源都是來自血糖、血管、神經、細胞這四個關鍵。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和抓住此關鍵問題,科學施以防治對策,「柳暗花明又一村」,此乃醫學科學結論。

實事求是地講,糖尿病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都還是一個公認的不可治療治癒的頑症,要伴隨一生的。90% 以上患者都呈現出逐年加重病情,一旦呈現嚴重的併發症,就很難逆轉,追悔晚矣!時下中國有糖尿病人一點五億,且有不斷增長趨勢,絕非天方夜譚,給國家和家庭巨大負擔,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研究,結合新加坡、美國、英國成功對付糖尿病的經驗,採取「一控雙修一恢復」的治療理念。即通過控制血糖,修復受損的血管與神經,恢復和改善糖尿病人細胞的自我代賞機能,迅速平衡血糖代謝的功能,力求全面改善病人的併發症,彌補糖尿病常規治療的不足,確實行之有效,值得推薦。「禍兮福所倚」,讓眾多患者與健康人一樣熱烈地活著。

當今國內外的醫學界已找到糖尿病的死穴,即飲食、運動、藥物的持久共同密切協作,就能解決糖尿病的所有難題。此乃一種回歸本質的、更加符合糖尿病康復規律的自然療法,貴在持之以恆。最好的醫生是自己,學會調動自身強大的修復機能,堅持自信,可以戰勝頑疾,快樂人生。

一﹒科學膳食。學會摸清食物的血糖「脾氣」,合理搭配飲食,自我科學調配,達到高營養、低血糖用餐;七、八分飽,不可過度節食,饑餓會造成免疫力低下而引發諸多併發症。學會製作方法,改變飲食的高糖、高脂結構,避免血糖升高。「學會吃好」很重要。要掌握食物血糖生成指數:

1﹒葡萄糖
2﹒白糖
3﹒蜂蜜
4﹒精麵條
5﹒精大饅
6﹒精米飯
100
65
73
82
88
83
7﹒煮馬鈴薯
8﹒精麵包
9﹒麵條加雞蛋
10﹒饅頭加醬牛肉
11﹒白米飯加魚
12﹒馬鈴薯粉條
66
90
49
48
37
13

以食物血糖生成指數來篩選食物,制定食譜。力求有控制血糖,又不放棄色、香、味美食。其實食物烹飪方法很關鍵,如水煮麵條與混湯麵條,影響血糖相差一倍。注意少油、低鹽、不油煎,不選醃製食品、高油高糖快餐。常採用水煮、清蒸、冷拌,適當多吃蔬菜水果。橙子、蘋果、梨、葡萄、玉米、苦瓜、豬肝、巧克力都可以吃一點,增進營養,輔佐降糖,無須禁忌。天天注意維穩血糖,「管好嘴」又要合理營養,戒菸限酒,就能達到 80% 降糖效果,消除「飲食盲」!

二﹒堅持運動。動能轉換血糖變化,乃運動控制核心依據。運動量與血糖掌控,多以年齡、體重、體質、負荷、運動時間、攝氧量為參數來核定,因人而異。達致降糖效果標準:

1﹒身體微熱,微汗出即止。

2﹒呼吸略急促,較正常的呼吸 18–20 次/分,提高到 23–26 次/分即可。

3﹒心律提高至基礎心率的 10–20%,即每分鐘 72–90 次。

4﹒每日晨脈增減不超過 3 次/分,由出汗、尿液、糞便排出體內廢料毒素。老年人通常以綠色健走、跳廣場舞、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結伴而行,避免高強度運動。注意謹防低血糖危險,外出帶點糖果、餅乾類食品。以應急需。注意「消除運動盲」,力求「相得益彰」。

三﹒準確用藥。目前治療糖尿病口服降糖藥有六類:

磺醯尿素類(Sulphonylureas)和格列奈類(Meglitinides):這兩種都有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作用,但使用對象有區別。

雙胍類(Biguanides):主要抑制食慾,阻止人體對糖吸收,減少肝醣輸出。

α-葡萄糖甘酶抑製劑(α-glucosidase inhibitors),它與糖搶奪受體,延緩糖快速吸收。

格列酮類(Pioglitazone 和 Rosiglitazone),增強機體對胰島素敏感性,為胰島素反應加強劑 (Insulin Sensitizer)。

腸促胰島素:可刺激胰島素分泌,抑制胰升糖素產生。

此外有針劑胰島素,補充人體胰島素不足。用藥必須請專業醫師的酌情審定,並視病情變化,變換藥物品種和劑量,力求恰到好處,不可自行用藥。

中醫診治,因人而異,辨證施治,病不同藥亦不同:

1﹒陽虛:四肢發冷,手腳冰涼。用姜,羊肉湯。

2﹒陰虛:手足心熱,渴,喜涼飲,盜汗。用玄參,骨頭湯。

3﹒氣虛:乏力氣短,頭暈。用黨參大棗湯。

4﹒血虛:面色蒼白,皮膚乾枯。用紅棗、枸杞飲。

5﹒痰濕:無力、困倦、嗜睡。用白朮,當歸。

6﹒肝陽上亢:心煩易怒,口苦咽乾,失眠。用苦瓜、菊花。

7﹒氣鬱:少語箴言,悲觀自閉。用人參、蜂膠、陳皮。

8﹒血淤:用紅花、地龍。

9﹒陰陽兩虛:體虛弱,易感冒。用枸杞子、藍莓、蜂王漿。

同時,要調情志,慎勞神,寬心境,戒貪欲,尋寄託,知足常樂,要感恩,多讀書,不計較,不比較。不要低估自身的修復能力。血糖平穩了,血管、神經、細胞功能自然復原運轉。

防治糖尿病講究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智慧、有信心,不被蒙蔽上當。絕不相信「李鬼」的醫療廣告,對花言巧語、「高大上」虛假消息不中招。絕不輕信遊醫、迷信活動。戰勝「糖魔」順口溜:「日出東海落西山,身心舒坦天地寬;少葷多素重營養,清淡如水養天年;適當鍛鍊運動勤,心安體泰賽神仙」。朋友們,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