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正確的對待人生晚年:從古詩「龜雖壽」中得到啟迪

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過去我認為自己已是六十五歲以上的人了,在人生史中也算是尾聲了,抱著消極的人生觀看待未來。這次我搬遷進老人公寓,看到這裡居住的房客們,最高齡的已有九十多歲,絕大多數是七、八十歲,我與妻子算是這裡年齡最輕的人。但這裡的老年人,個個都是老當益壯,生活得很有樂趣,這使我感覺愧對人生的晚境。

在這次搬進新居中,有一好友送我一幅聯,裡面抄錄著三國魏晉時期曹操所作詩「步出夏門行.龜雖壽」一首。內容是:「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這首詩對我未來的人生有很大的啟迪,我深思細嚼,感到古人說的很有道理,他是以科學精辟的觀點論述了事物自然的發展規律。在人們的認識過程中,龜是比喻長壽的象徵,「龜齡鶴壽」代表壽齡的悠長,但畢竟它們也是要死亡的;傳說中「龍」是蛇變化而成的,在天空中騰雲駕霧,獨來獨往,到頭來也會跌到地上變成土灰的;千里馬日行千里,老了也沒有辦法,只得待在馬槽裡罷了;英雄豪傑也不外如此,青年時期為名為利,奔搏沙場,老了雖有壯志凌雲,也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矣!這是事物的發展規律,也是新陳代謝的必經之道。「盈縮之期」,人是不可與老天比較的,真是人生易老,天難老矣。人的生、老、病、死,這是自然的必然的規律。要如何對待人生的最後階段呢?只有「養怡之福,才可得到永年」,意思是要正確的對待人生的尾聲,保持樂觀的情緒,愉快的心理,以平靜及調和的心態歡度晚年。

美國對老年人的「食、衣、住、行」很關心,給我們創造一個溫馨良好的生活環境,到處設有老人活動中心,供老年人唱歌、跳舞、打球、玩牌、讀書、繪畫、寫字等等。使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學」,加上社會上的慈善機構,處處事事都很關心老年人,真是「心理暖烘烘,生活樂融融」。在這晚境中為了達到長壽,我的看法是生活必需有條理;注意個人的飲食衛生;多吃素菜,天天堅持運動鍛鍊;保持愉快、開朗的心情,繁雜之事,拋在腦後;不沾煙酒;在能力所及的情況下,多做好事和工益事。這就會促使我們得到「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