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風情剪影(五)- 從摘果到說桃

風情剪影(五)- 從摘果到說桃

在桃樹下合影留念

摘果的日子,是個讓人開心的日子。

前不久,我們公寓的社工,組織十多位老人去摘果。去的地方,仍然是去年去過的果園,即在遍地桃林的布倫特伍德(Brentwood)種植區。從屋崙出發,車上高速公路朝東北方向行一個多小時,便到了一處名為塔希那(Tachella)的家庭農場。車子停在果園小賣部門口,各人領取一個紅色塑膠桶進入果園。入到園內就是「八仙過海」了,邊摘邊吃,選擇自已認為甜的去嚐、去摘。大家都是老人,沒本領爬上樹去選最好的,只能選些過得去的摘取了。正值盛暑天熱,現場不可久留,不到一小時就將鮮桃裝滿桶內,然後去小店內過秤、付錢。最後的活動是去林間休息處進行午餐。這餐的食物和飲水都由公寓提供,有人說,這摘果也可說是公寓的一項敬老活動吧,我看說得有道理。

在樹蔭下享受豐盛的午餐

在樹蔭下享受豐盛的午餐

說到「桃」字,讓我聯想到中文字典和中國典故中的一些字句。如,人們稱教師一生培育出眾多優秀人才,謂之「桃李滿天下」,用「桃李」作為弟子、賢士的代稱,用「樹木」來比喻「人才」。又如:舊時年輕小生不斷有人上門來提親事,戲稱他們走「桃花運」;《三國演義》中把好漢劉、關、張三人結拜兄弟的聚會,安排在桃園(三結義);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更是把桃園歌頌為和平、公正、理想之人間仙境。還有,千百年來祝壽的主題大多離不開桃,諸如「麻姑獻壽」、「蟠桃獻壽」、「多福多壽」、「八仙慶壽」等。民間還有「桃筐拴孩」、「桃形荷包」、「壽星背桃」、「娃娃擁桃」等工藝品及春節年畫流傳於世,都充分體現出「桃」的地位。所以,稱桃為水果中之大明星應是當之無愧的!

剛摘到的一桶鮮桃

剛摘到的一桶鮮桃

考古學家考證了桃子在中國有四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將中國桃的種子經絲綢之路傳到波斯(今伊朗)、印度等國。在印度梵文中至今仍稱桃為「Chnani」,意為「秦地持來」,意即來自中國。桃子後又由波斯傳到歐洲,到西元前十五世紀英國才有栽培,而後又從西歐傳到美洲等許多國家和地區。至今,全球已有三千多個品種。在中國,桃約有一千個品種。其中,又分北方品種群、南方品種群、黃肉品種群、蟠桃品種群和油桃品種群等。由此可見,桃與我們這些華裔老人的關係是多麼密切、親近!

真要多謝公寓社工每年組織我們去桃園開心摘果,摘回了桃子,加強了對故國的深情!

同一系列:風情剪影(一)
風情剪影(二)
風情剪影(三)
風情剪影(四)– 再觀三文魚洄流
風情剪影(六)– 登臨大觀樓:讚賞「古今第一長聯」
風情剪影(七)– 暢遊屋崙港灣
風情剪影(八)– 懸崖古蹟
風情剪影(九)– 燕子的愛與悲(外一篇)
風情剪影(十)– 初訪古堡酒莊
風情剪影(十一)– 母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