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趣談捕蟬

每當我們閱讀「水滸」等一些古典小說時,都會讀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生動比喻。最近在美國電視上熱播的「後宮甄嬛傳」中也有同樣的話語。由於我在童年時熱衷於去鄉下捕蟬,用作雞飼料;長大後,到過不少地方,對各地的蟬情也了解一些。願借此機會說一說有關蟬及捕蟬的事,與大家分享。

就我的觀察與比較,蟬的品種最多的還是我的故鄉 – 浙江省的杭嘉湖地區。在那裡從春末到秋初先後會出現至少五種大小不同、顏色各異、鳴叫聲及習性相差很大的蟬。以下逐一介紹(按當地習慣稱呼)。

一﹒草蟬。體形尺寸最小的一種,約一厘米長,全身翠綠,是每年出現最早的一種蟬,從春末到夏初就有。牠們喜歡停留在草叢中或大豆葉子上,在晴朗的白天,不停地發出低聲的「吱、吱」聲,給恬靜的大地增添了不少生機。由於牠們總是停留在低處,警惕性又不高,十分容易用手捉到。由於體形小、外殼又軟,更具動物蛋白,是餵養小雞的好飼料。此時正是每年小雞上市時節,真可謂適逢其時。

二﹒「知了」。體長約 2–3 厘米,全身翠綠。比草蟬出現得晚一些,鳴叫時聲音似「知了、知了」而得名。牠們喜歡停留在喬木的樹枝上,如當地較多的桑樹、桃樹及楊柳樹上。牠們的警覺性稍高,單是用手去捕捉到的機率並不高,最好使用黏性的網去捉捕較有把握(詳見後文)。但是不會鳴叫的雌性「知了」其警覺性較差些,如果停留的位置不高,單是用手也易捉住。只是雌性「知了」不發聲,不易循聲去捕捉,而且綠色在樹林中又是保護色,較難發現牠。「知了」的外殼較軟,此時小雞已長得稍大了,啄食並不困難。

三﹒陰蟬。體形比「知了」稍小些,長約二厘米,全身呈深棕色,出現比「知了」晚些,其外殼卻比「知了」硬。牠們喜歡停留在稍高的樹枝上,警覺性也比「知了」高,捕捉時有一定的難度,最好用粘性的網去捕捉。雄性鳴叫聲比「知了」稍低,其聲音似「吱、吱…」,一陣高一陣低,因而給人的感覺是忽近忽遠。而且鳴叫時常常沿樹枝移動,加之顏色深,易誤導我們的搜尋目光。雌性蟬由於不會鳴叫,更難找到牠們。

四﹒老蟬。是個體尺寸最大的一種蟬,長約四厘米,全身呈深的紅棕色而且有光澤。雄性老蟬的鳴叫聲十分宏亮,似「昂、昂…」聲。牠們從不棲息在低矮的樹枝上,總是停留在喬木的頂部樹枝上,如榆樹、楊柳樹、樟樹及銀杏樹等。牠們對人的警覺性高,單靠手去捕捉幾乎是不可能的;牠們在飛走時還會灑下尿液,以分散人的注意力。只有把有黏性的網插在長的竹竿上才有可能捕捉到。雄性在鳴叫時常同時慢慢爬動。在炎熱晴朗的夏天中午,牠們單調又持續很長的鳴叫聲使人昏昏欲睡。老蟬的外殼較硬,內質豐腴,只有已長大了的雞才會順利地啄食吞下。有些胃口好的人,還喜愛把老蟬炸烤或烹調成可口的菜肴食用。

五﹒陽蟬。牠的體形尺寸略小於老蟬,其餘特徵與老蟬幾乎相同。此蟬數量極少,雄性的鳴叫聲比老蟬更為清脆與宏亮。牠的最大特點是總停留在喬木的高枝上,真可謂高高在上;而且只有在晴朗的夏季黃昏時分發出鳴叫聲,如果是滿月當空的話,挺富有韻味。而且一旦停止鳴叫,立即飛向它處。因而要看到牠們的盧山真面目是極不容易的,要捕捉到牠們自然更難了。

蟬的鳴叫聲,其實發自腹部的兩個振動腔,腔內有半透明的薄膜,該薄膜振動時就會發出響聲(不同種類的蟬所發出的響聲不同,自然是與牠們的結構有關)。在雷陣雨過後,雨水打濕了蟬的全身,使牠們的翅膀難於發揮飛翔的作用,發出聲響的薄膜同樣也因受潮,無法振動而失靈。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天氣越晴朗的日子,鳴叫聲越高的緣故了。

有關蟬的許多科學知識,在我童年時並不懂,後來在中學階段看了《十萬個為什麼?》及其他書籍才明白,蟬這類昆蟲實質上屬於害蟲之列。雄蟬的鳴叫聲是一種求偶的方式,是在尋找雌蟬以獲得交配及傳宗接代的機會。雌蟬腹部也有兩個腔,但沒有振動薄膜,所以不會鳴叫,但對雄蟬的鳴叫會有感受能力,會循聲而去交配;雌蟬受孕後將卵產在樹幹上,當蟲卵孵化成幼蟲,順著樹幹而下,並鑽入土中生長。牠們在土裡以吸食植物的根部為生,慢慢長大。待到一至三年後(年數的多少由蟬的種類決定),蟬在地下成長為「成蟲」,牠們會在某個晴朗的夜晚鑽出地面,再爬上樹幹,蛻去外殼,蛻變成能振翅高飛的蟬。蛻去的蟬殼,可以用作中藥材。

蟬是依靠頭部下方的一根針狀細管插入樹的嫩枝皮層內,吸吮樹汁為生的。蟬在完成交配與生育這一環節後,在秋天也就死去。所以我們所見的蟬,實際是牠們生命的最後一個環節。

關於螳螂捕蟬,我確實見過一次。那是在一棵大柳樹上。一隻大螳螂小心地從一隻鳴叫中的「知了」尾部靠近過去,那隻「知了」專心求偶,並沒有察覺到危險的來臨。螳螂在爬到足夠近時,毅然地舉起了牠的右前爪,那是一把鐮刀狀的東西,一下子就緊緊地抓住那「知了」。然後用牠的小嘴巴咬住知了的頭部,這下子「知了」就沒有了聲音。當然,我沒有同時看到黃雀在其後的那種出自古代文人筆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生動情景。

最後描述一下童年捕蟬的工具。首先用刀子削好一個 0.5 米長的薄竹片(或用鐵絲代替),小心地將其彎曲成一個團扇形,再將兩端彎過來成為扇形的把柄,用細繩將兩端紮緊,並插入竹竿較細一端的空腔中加以固定。扇形的大小約近似於成人的手掌大小,不宜過大,以免捕蟬時樹叉間隙過小而帶來不便。在夏季清晨吃早飯前後,去野外尋找蜘蛛網,小心地將蜘蛛網均勻地捲繞在團扇形面上,每次約需四至五個蜘蛛網。由於清晨的蜘蛛網粘度好,所以應將準備好的捕蟬網放置陰涼之處以保持其良好的粘性,以備捕蟬時有較高效率。用此網捕蟬時,務必從蟬的後方慢慢地將網靠上去,最後只要精準地往蟬的身上一壓,蟬的一對輕薄翅膀就難以從網上逃脫。約一、兩個小時後,我提著的小竹籠裡總會有二十多隻品種不同的蟬,有雄性、也有雌性的。每當我滿載而歸回到家門口時,我飼養的幾隻雞都總是意識到將有美餐了,立即圍在我身邊轉個不停,還不斷地發出急促的「咯、咯」聲。為了滿足雞的要求,我會立即從竹籠中抓出幾隻蟬,小心地撕破牠們的蟬翅,以防牠們飛走,然後每隻雞均勻地分配到應有的蟬。看著一隻隻雞吃著美餐,我的童心變得十分開心;並且自言自語起來:「下午再給你們吃了,散了、散了。」

至於蟬在幼蟲時期,在地下潛伏多長的時間,從國內資料上看,一般認為一到三年,因品種而異。前些年,我在國內看到報導,大意是美國東海岸蟬聲擾人,據說是七年蟬,甚至還有十一年蟬的。是否確切,不得而知,反正在加州灣區我沒聽到過蟬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