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常刊載「趣聯妙對」文章,文中所引各聯都各具趣味,令人欽佩。筆者也愛收集趣聯妙對,願再敘幾副藉博耆老一笑。
一.民國初期,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元帥府公餘與同志閑談。此時正陰雨綿綿,國父口占一聯「五月黃梅天」囑對。大家一時都對不出來。適譚延闓的友人送來法國製三星牌白蘭地兩瓶。譚靈機一動而對以「三星白蘭地」。
此聯雖短,但能偶以中譯酒名相對,且對仗之工整,令人叫絕。
二.徐文長為明朝嘉慶紹興文士,詩文書畫均佳,自幼父母雙亡,鄉試又累不中,一生坎坷。
徐文長晚年就其一生的體會寫了一副同形聯掛在書房,既是自勉,也可教育子孫們珍惜光陰,發憤讀書,聯曰:
好讀書不如好(四聲)讀書;
好(四聲)讀書不如好讀書。
孩子們對此上下聯完全相同之同形聯,完全不能瞭解。後經徐仔細講解後,才恍然大悟。
上聯指人在幼年時,記憶力好,正是讀書的好時光,但偏偏「好」(第四聲)玩而不「好」(第三聲)讀書。
下聯則指長大以後,知道讀書的重要而「好」(四聲)讀書,但因體力衰退,記憶力差,力不從心,已不是讀書的「好」(第三聲)時光了。
此同形聯利用「好」字三聲、四聲之變化,因唸法不同而具有不同之意義,實在是一首寓意深遠且富哲理之妙聯。
三.紀曉嵐應友人邀宴,座上有父子二人均為戊子年進士。有人出聯囑紀曉嵐對。聯曰:
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
聯中只有「父」、「戊」、「子」三個字,唸來頗像繞口令,難度頗高。紀曉嵐一時也對不上。忽見同桌有司徒張某也是進士出身,點了翰林,主持過鄉試,他有個門徒,這時也官居司徒之職。紀靈機一動,立刻對以:
師司徒,徒司徒,師徒司徒。
下聯也只有「師」、「司」、「徒」三個字,堪稱是天衣無縫的妙對。
四.金聖歎,明末長洲人,本姓張、名采,後改姓金、名喟,聖為其字。明亡,他絕意仕進,為人狂傲有奇氣,博覽多通。清順治末年,以哭廟案被連坐斬。離家時,對子作此聯:
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
聯中之「蓮」與「憐」,「梨」與「離」均諧音。一語雙關,成此訣別之聯,讀之令人惻然!
五.陳洽,明代江蘇武進人,通經史,累官至兵部尚書。
陳洽小時聰明絕頂,八歲時與父同在江邊行走。這時江面上千帆競渡,揚帆的船借著風力比搖櫓的船快很多,陳洽的父親為了要考考兒子,便脫口說了一句上聯:
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
聯中的「櫓速」諧音三國東吳文士「魯肅」,「帆快」則諧音西漢勇士「樊噲」,暗喻文臣不如武將。此聯要對工整,頗為不易。
小陳洽睜大著眼睛,看到遠處田野裏有兩個牧童,一個吹簫,一個吹笛,悠然自得。陳洽受到啟示,立刻對以:
八音齊奏,笛清難比簫和
聯中也以諧音引出北宋武將狄青與西漢謀臣蕭何,卻暗喻武將不如文臣。
父親看到陳洽這樣的捷才,心中的滿意自不待言。
六.金男大,金女大,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齊大非偶;市一小,市二小,一小城南,二小城北,兩小無猜。
民國廿六年(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發,沿海各校紛紛西遷。原金陵大學簡稱金大,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簡稱金女大,齊魯大學簡稱齊大。某教授以此三校名作聯求對,後為重慶市立第一小學之某女教師對成。因當時重慶有第一小學設在城南,第二小學設在城北之故。聯中「大」對「小」,實在是妙極。
七.左宗棠(字季高)與曾國藩不但都是清朝的中興名臣,且都是洋務派首領,二人在對外政策上卻常不一致。
一八七○年代,新彊謀反,左主戰,曾主和。慈禧也主戰,乃命左督軍新疆,後大獲全勝。
曾對左出征新疆一直耿耿於懷,總想俟機報復。有謀士建議何不作聯相譏,曾同意作一上聯,並差專人送新疆。聯曰:
季子敢言高,仕不在朝,隱不在山,與吾意見輒相左;
左宗棠展閱上聯後,心想:「你自己無能,卻作此嵌名聯公開對我責難,真是豈有此理!」想罷,他也毫不客氣地揮就下聯:
藩臣徒誤國,進不能戰,退不能守,問伊經濟有何曾?
下聯也將曾國藩的姓名崁入聯中,譏諷他身為朝廷重臣卻沒有經濟之才,一味屈膝退讓,禍國殃民。
這首嵌名聯,不僅有首嵌、尾嵌、腰嵌,而且都採用了倒嵌(姓在名後)形式,自然巧妙。
八.清末光緒時,康有為戊戌變法失敗後,亡命南洋私組保皇黨。辛亥革命後又密謀復辟帝制。
國學大師章炳麟瞧不起康有為的小丑行徑,曾作一聯斥責他。聯曰:
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上聯出自《禮記.中庸》:「國家將亡,必有妖孽。」章將「家」改為「之」是為了與下聯的「而」相對。下聯出自《論語.憲問》篇:「老而不死是為賊」。
此聯為「縮腳格」,像人把腳縮在褲管裏,故有此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罵康有為是「妖孽」和「賊」。更巧妙的是聯尾嵌了「有為」二字,稱尾嵌,大師的才思果然不凡。
九.一年,清嘉慶帝聖壽,群臣問安各獻對聯一幅以慶壽辰。次日,群臣均恭書呈上,經清點後尚缺大臣李紹仿的。嘉慶眉頭一皺,生氣地說:「李愛卿,你的壽聯呢?」
原來這李紹仿是一位比較正直的大臣,他看不慣眾臣一味拍馬奉承,粉飾太平的風氣,便不想書寫。今見皇上動怒了,茲事體大,於是他忙跪奏道:「臣所擬之聯實為千古絕對,如果呈上,恐壓倒眾卿,因此不敢。」嘉慶也不相信,便說:「一切由朕作主,趕快呈上來吧!」李紹仿當即寫出一幅對聯:
順穆康寧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泰正是隆恩慶萬年。
嘉慶皇帝一看此聯,龍顏大悅,說:「卿言果然不虛,此聯果然壓倒眾卿,獨佔鰲頭。」眾大臣看後也不得不佩服他的高才。
李紹仿此聯用連續嵌名法,上下聯之第一、三、五、七、九各字,若連起來讀,分別是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個皇帝的年號,不但歌頌了凊朝歷代皇帝,而且對仗工整,令人不得不佩服。
十.一九三三年,胡適任北大文學院院長。那時,校方附近有一川菜館名叫海泉居,胡適常來吃飯。但海泉居的名氣不大,生意平平。
老闆知道胡適是北大的知名大教授。一天,他請胡適題一聯掛在門上以招徠顧客。胡適稍稍思忖,便提筆寫道:
學術文章,舉世咸稱北大棒;
羹調烹飪,大家都說海泉成。
這副對聯頗具特色,除上聯之「咸」字外,用的全是白話,尤其是聯中「棒」與「成」二字又是北京土語。在北京人的口語中,「好」就是「棒」,「行」就是「成」。
胡適的白話對聯掛出後,海泉居果然是名氣大增。大家都特地來看胡適的白話對聯。當然,海泉居的生意也就興旺了起來。
十一.據說,一天乾隆皇帝邀幾位大臣圍坐一張八仙桌上玩紙牌。乾隆由「八仙桌」聯想到八仙,便問眾臣:「八仙是哪幾位仙家?」一位大臣應道:「八仙者乃呂洞賓、漢鍾離、曹國舅、張果老、鐵拐李、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也。」乾隆又有意的說:「八仙不是七男一女了嗎?」於是出一上聯:
七男一女同桌凳,何仙姑何不害羞;
一位大臣對道:
三宮六院多姬妾,聖明主理當自愛。
乾隆一聽,本有點惱怒,但又覺得對得很好,仔細一想,何仙姑還害羞,那麼美女當前,皇帝也得自愛才好。轉而變嗔為喜。
此聯對仗工穩,至於「何」字既是仙姑的姓,又可為疑問詞。「聖」既是「聖明」之意,又指當今皇帝為「聖上」,用以對兼義的「何」字,恰到好處。全聯以天子對仙姑,出神入化,更具幾分浪漫氣氛。
十二.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日遊至江蘇通州。乾隆忽然想起了河北也有通州。一時雅性大發:心想,何不為此地留副對聯?他思想一會,便提筆寫出上聯: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乾隆自己竟對不出下聯,只好召集群臣索對。
眾大臣也對不上來,乾隆帝下了狠心說:「若對不出此聯,一日不離開通州,誰對出來重重有賞。」這一來,文官查書忙昏了頭,武官卻閒得無事,滿衝亂逛。有一護駕小武官來到街上,發現此地店舖不多,但當舖不少,他一時福至心靈,倒想出了下聯: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乾隆皇帝一聽大喜道:「想不到這許多大小文官都不中用,你這小小武宮卻對得如此工穩。」並立予重賞。
上聯中有四「通」、三「南」、三「北」,下聯中有四「當」、三「東」、三「西」,對仗工穩。尤其「當東西」最為巧妙。
十三.紀曉嵐一日退朝,路遇一太監。太監出聯囑對,聯曰:「三元解會狀;」紀立對以「四季夏秋冬。」暗嘲太監之無「春」。
十四.輦輩同車,夫夫竟作非非想;究宄共穴,九九難將八八除。
有一留日學生,歸國任教於某校,一日不慎將「秋輦」誤寫成「秋輩」。好事耆製成上聯徵對,適被其同事者所對。
十五.韓信死後,人們在山西介休為他立祠,祠內有聯:
生死一知已;存亡兩婦人。
上聯說韓信的成敗皆因蕭何而起,「蕭何月下追韓信」,高祖拜韓信為大將。後傳韓信有判亂之心,蕭何與呂后又定計,將韓信誘騙到長樂宮斬首,夷滅三族。故後人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成語。
下聯指韓信因洗衣老婦分食而得以存活,後又因呂后而被殺死。
此聯簡鍊明瞭,寥寥十個字,概括了韓信一生中最重大的經歷,含義非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