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讀滕王閣序

滕王閣序作者是王勃,時西元 675 年,年二十六歲所作。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座落於贛江與撫河匯流處,與湖南岳陽樓、武昌黃鶴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滕王閣始建於唐高宗永徽四年(西元 653 年),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為洪州郡都督時所建。直至今日,已歷經一千三百五十九年,共修建二十九次。最後一次於 1989 年 10 月 8 日完工,仿宋朝樣式。樓高 57.5 米,共九層,建基 13,000 平方米。

王勃字子安,山西省河津縣人(原山西絳州龍門),西元 650 年生,卒於西元 676 年,為隋末大儒王通的孫子,王績的姪孫。小時很聰慧,四歲能詩賦,世人目為神童。舊唐書載稱:「六歲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此王氏三珠樹也。」王勃未冠應試進士及第,授朝散郎,為沛王(李賢)府修撰。因為文得罪高宗被逐,漫遊蜀中,客於劍南,後補虢州參軍,又因私殺官奴獲死罪,遇赦倖免,父福畦受累貶交趾令。勃渡南海省親,溺水受驚而死,時年僅二十七歲。王勃詩氣象渾厚,音律諧暢,其駢文絺句繪章,對仗精工,所作滕王閣序尤享盛名。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王勃有詩文集三十卷,現僅存有《王子安集》十六卷,餘皆佚失。

憶幼讀滕王閣序,時年當在十歲左右,小學五年級。因抗日戰亂,避難後方,住家隨父親工作地點而遷移,有時因學期中間銜接困難而綴學在家。父親因恐荒廢學業,親為課授大哥和我古文學, 如唐詩、古文觀止和左傳等。父親的教學方法是先要我們以毛筆抄寫一遍,再為我們講解;然後,當日所授必須誦讀熟記,第二天始另授新課業。

初讀古文學,尤其是駢體文的滕王閣序,幼小心靈的感觸是震撼的,悸動的。雖然古文用字艱深,奧晦難解,但是詞章華麗,音韻平仄對仗工整,誦讀時音調鏗鏘,卻是另有一番境界。讀滕王閣序時,父親旁徵博引的解說更是令我印象深刻。他說:「滕王閣由滕王李元嬰始建後,不久毀於火,直至西元 675 年,即唐上元二年,始由當時任江西洪州郡都督閻伯輿重修。落成之日,盛宴賓客慶祝。都督屬意其婿孟學士,請其預先準備,屆時即席為文,以彰其文名。賀客中多知其意,臨場時皆謙辭不敏。推讓至勃面前,勃年少不知就裡,更當仁不讓,立即就座為文,眾賓愕然。閻都督大為不悅,推說更衣入內,暗中仍使左右探窺情形。王勃下筆初句:『豫昌故郡,洪都新府』;左右入報,都督說:乃老生常談耳;又報:『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都督仍輕蔑說:無非是一些舊事罷了;接下來『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始驚奇,沈吟不語;更至『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督瞿然而起說:此真天才也,當垂不朽矣。復出,立座旁觀看,極盡傾慕。閻的女婿不服氣說:此為前人已有文章罷了,不足掛齒。接著一口氣將王勃剛寫好的滕王閣序一字不易背出。眾人驚奇不已。王勃知其詐,遂問道:序文後還有一詩,不知也能否背出?孟不知所應,嗔目結舌不語。王勃揮筆疾書,將詩寫出:『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文畢,滿座賓客皆讚嘆不已,盡歡而散。」

按王勃作滕王閣序時年二十六歲,於省親途中所作;另有一說王勃時年十四歲,不知自何所本。如以王勃生卒年推算,並證以滕王閣序修建年期,為文二十六歲較合理。且滕王閣序中勃自述:「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等自怨自艾之語,絕不會出自十四歲童稚之口,可以證明。

駢體文是古文特有的文言文體,其句多四六對仗,故此又稱四六文。駢文始於秦、漢,盛於魏、晉、六朝及唐初,沒落於宋,至清朝又有復流行之勢。文體偶儷押韻,對仗工整,每篇除少數散句外,多為四六偶句構成。雖宜於寫景但不適於敘事,故此評者多批其:「詞麗氣慘,華而不實。」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對駢體文也大有微詞,不屑為之,唯對王勃的滕王閣序一文,卻推崇備至,讚為:「壯麗宏博,感慨而不傷懷。」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佳句,流傳千古,而滕王閣也因此名句而成為人人皆知的勝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