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美國西南巨環遊隨筆(二)

美國西南巨環遊隨筆(二)

納瓦霍雙橋

上一篇:美國西南巨環遊隨

親近科羅拉多河

水上羚羊谷風光

才如願以償地見識了遐爾聞名的上下羚羊谷,卻沒料到在佩奇碼頭隨意閒逛時,居然又有了個意外的驚喜。被「水上遊旅行社」的電瓶車招徠去遊了趟水上羚羊谷。

格蘭大壩截住科羅拉多河,造就了美國第二大水庫鮑威爾湖(Lake Powell),它是以著名探險家鮑威爾將軍命名。隨著水位上升,很多峽谷灌進了水,形成了風光奇特的水上峽谷。水上羚羊谷就是這近百個水上峽谷之一。

羚羊谷遊客碼頭很氣派,岸上建築呈半圓形,中間有一條三、四百米的棧橋,一直延伸到科羅拉多河邊。可惜由於近二十年的乾旱,科羅拉多河水位降至歷史低位,棧橋已不能使用。只有坐接駁電瓶車繞到新修的坡道,才能抵達水上碼頭。回眸一望,這才發現碼頭棧橋遠觀像天橋,近看卻是斷橋!碼頭的水上建築呈三角形,有禮品店、餐館、衛生間,還有一些辦公室。真不敢相信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混凝土建築(導遊說的)漂浮在一堆泡沫塑料上。它用鋼纜固定,每天都要根據水位進行調整。斷橋邊可以看到連接碼頭的上下水管、電纜、天然氣管和輸油管。

深不可測的峽谷

水上的遊覽非常愜意。遊船沿著科羅拉多河走了一段便拐進了水上羚羊谷。那天,遊船只有幾位遊客,船長很健談,滔滔不絕地向我們介紹格蘭大壩、鮑威爾湖、水上峽谷風光及印第安人文化風俗。在碧波萬頃的湖水中,船不時與各種紅色砂岩、刀削斧劈似的巨石、高聳的峽谷擦身而過,這種體驗實在是太妙了!

客居佩奇三天,時間有點充裕,我們決定繞道去趟大峽谷北緣走一走。

一早,我們衝出羚羊山谷豁口,向左急轉彎,沿著長達五公里的懸崖,百分之六的坡度大下坡。坡底到處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和怪石嶙峋的石頭城牆。白雲如一團團棉絮,在天空跟我們一道轉悠。離開喧囂堵塞的鬧市,在這兒開車好似進入了無人之地,挺過癮的!

禿鷹

我們順道去參觀了一新一舊的兩座納瓦霍(Navajo)大橋,它是連接亞利桑那和猶他州的第一座橋樑。舊橋 1929 年通車,當地報紙曾宣稱它是「西部歷史上最大的新聞」。新橋開通於 1995 年,之後舊橋只供行人和馬匹使用。如今我們見到的雙橋雖建於不同年代,但外觀一致,雙橋並列,蔚為壯觀。橋下深不可測的峽谷底像撕裂了的大地,碧綠的河水緩緩順著谷道流淌著,無波無浪。非常幸運的是,我們在這裡看到了瀕臨滅絕的加利福尼亞禿鷲(condor)。我們看到一共有五隻,每只都有編號。它們居住在橋頭的崖壁上。據說禿鷲全球僅存五百隻,每隻體重十公斤,翼展近三米,壽命超過五十年,是西半球最大的鳥。

在去李氏渡口(Lee’s Ferry)的路上,我們看到了很多的平衡石。這些看起來弱不禁風,有些似乎輕輕一推就能倒下的石頭,任憑千百年的風吹雨打,仍巋然不動。

到了李氏渡口,我們第一次親密接觸科羅拉多河,大家都有點興奮,科羅拉多河河水清澈見底,這景色(上圖)是不是很像白帝城附近的長江夔門?從李氏渡口順水而下,可坐皮划艇漂流至大峽谷;逆流而上,可達格蘭大壩。

李氏渡口

紀念碑谷裡的平衡石

是火雞還是鴕鳥?

我們在渡口旁邊的遊艇上拍照留影,踩著河邊的石頭盡情地戲水,看一些垂釣者甩桿釣魚。那裡淘不到黃金卻產大理石。有朋友在那裡撿了顆十分精緻的小石頭,如獲至寶,他信誓旦旦稱其為「遠古時代人類祖先的牙齒」!

離開李氏渡口直奔大峽谷北緣景區。89A 公路沿著紅沙崖國家紀念公園的南緣斷壁展開在廣袤的沙漠上。路邊沒有一顆樹,陽光變得熱辣刺眼,甚至在車裡都能感受到崖壁和沙漠反射的熱浪,好像唐僧取經路過的火焰山。沙漠盡頭,89A 公路蜿蜒向上,鑽進了山裡。景色也從紅崖黃沙變成了青山綠水。正當我們在森林裡翻山越嶺好不容易拐進 67 號公路,眼看就要到大峽谷時,卻被欄杆攔住了去路。下車就感受到一股寒意,詢問之下才知道公路積雪,景區不開,心也很像天氣一樣,變得哇涼哇涼的。無奈只得原路返回。有時候趕不上的變化也是旅遊中的必然經歷。

夢幻般的紀念碑谷

在美國眾多的西部大片中,你一定不會對此鏡頭感到陌生,這就是雄偉壯觀的紀念碑山谷。它位於亞利桑那州東北角並延至猶他州東南交界處的沙漠地帶中。紀念碑谷是原住民那瓦霍部落的保留地,不屬國家公園,進園或自駕遊都需要購票。

紀念碑谷其實是一個大盆地。由於富含鐵,岩石和谷底沙漠都呈現紅色。巨大而突兀的岩石直直地矗立在沙漠上,陽光下滿眼都是紅色的景象,彷彿到了火星。象牆一樣的岩石是平頂山(mesa,也稱地垛)風化剝蝕後,形成了許多獨立的孤峰(butte)岩柱。也許你根本沒有想過,那些不被人注意的沙土,也曾是高聳岩峰的一部分。他們與周圍的高地,沙漠渾然一體,傲對碧空。這不就是大自然神奇的力量嗎?

紀念碑谷中的圖騰石柱

西部大片中的標誌性場景

我們駕車穿梭在這些沙土和碎石子的觀光路上,從不同的角度近距離觀賞一座座形狀各異的巨石。像三姐妹石、駱駝石和一些圖騰的石柱。大家也充分發揮想像力,把所見到的巨石冠以布達拉宮、大前門、六君子、巴黎聖母院、阿拉丁神燈等。正當我們興高采烈的指點江山、發思古之幽情時,突然看見一股沙暴朝我們方向襲來。情急中,機靈點的人早已鑽進了汽車。只有一個原先靠著車門站著的傻大姐卻不知所措,背過臉去抵擋鋪天蓋地而來的塵土,弄得灰頭土臉的。事後她還自我解嘲地說,這回省了磨砂膏,做了趟天然的臉部清潔。

巨石環抱的古丁旅館

最後溫馨提示:那些「碑」是嚴禁攀爬的!

那晚,我們就住宿在當地一個被巨石環抱的古丁旅館。該旅館依山而建,山上除了石頭之外,見不到任何樹木、飛鳥。順著山坡拾級而上,我們的房間進門是平房,入內穿過臥室走到陽臺卻是在二樓,視野特別開闊。遠眺,映入眼簾的居然是紀念碑谷標誌性的景色。

據說這是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的影星約翰.韋恩最欣賞也最常用的紀念碑谷的場景。那恢宏的畫面,不加任何修飾就散發出夢幻般的魅力。他 1939 年在那兒拍了第一部電影《驛馬車》,從而一舉成名。該片是根據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說《羊脂球》改編的。之後約翰.韋恩又在那兒主演了人們津津樂道的好些西部大片。他彪悍的體魄,沉默的性格,充滿著野性和陽剛之氣,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落日沉沒,紅霞散盡時,他的名言:「男人就該幹男人該幹的事!」仍不時在我耳邊迴響。

著名的 163 公路

晨曦中我們告別了這間給我們留下了美好印象的山中旅店,駕車駛入了猶他州著名的 163 號公路,回首遙望紀念碑谷全景,還有點依依不捨呢!

噢,還忘了說一事。電影《阿甘正傳》也曾在 163 號公路取景,從此這條公路揚名全球,絡繹不絕的遊客到此必停車拍照。我們也有同伴效仿著阿甘在這條路上跑步,跑著跑著突然懷疑自己是否也成了弱智?

神之谷 天然橋 青草地

神之谷的雪松地垛

沿 163 公路北行,不久就能看到一個奇特的石峰,像不像一個人戴著一個大草帽?這就是墨西哥草帽石。拐進 261 公路,導航指示要爬上雪松地垛(Cedar Mesa),卻怎麼也看不到公路在山的什麼位置,公路好像悄無聲息消失了。抱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堅定信念,一路狂奔到山腳下,才發現登山的路是約五公里的盤山土路,一邊是沒有護欄的懸崖,另一邊是高聳著大石塊的山體。退是不可能的了,車只能小心翼翼地開著慢慢往上爬,心卻撲通撲通地打鼓。好不容易爬上這海拔一千九百來米的山頂,站在懸崖峭壁上,俯瞰著廣袤的山川原野。這時,才看到那曲折蜿蜒在崖壁上的公路,也深深體會到什麼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和「無限風光在險峰」。

墨西哥草帽石

從神之谷走出來,眼前奇蹟般出現了一片坦途。寬闊的馬路,路兩旁整齊的樹木。恍惚間從地底又返回到人間。

天然橋國家紀念公園位於猶他州的東南角,靠近猶他、科羅拉多、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四州接壤的四角紀念地。

公園內的天然石橋也是大自然的傑作。由於經過水億萬年沖刷,砂岩流失,在大地上形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峽谷和天然石橋。都說似水柔情,這大地傷口一樣的溝壑會告訴你不一樣的故事。

公園的單向景觀車道沿著河谷修建,可以方便地俯瞰峽谷和天然石橋景色。如果想近距離觀賞橋下和谷底風光,那就要付出點體力了。一切都是值得的。

天然橋之一

天然橋之二

回旅館的途中經過了一片草場。遊覽了好些天的荒漠、巨石和峽谷,突然看到這如茵的草場立刻被震撼到:一幅美麗的畫卷靜靜地展現在你的眼前,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隱約的遠山,還有青青的草場。我們從沒見過這麼大,這麼密,這麼綠的草場,像一塊巨大的綠絲絨,把大地遮蓋得嚴嚴實實。那濃得化不開的青翠從腳下向遠方延伸,直到天際,握手高山,擁抱藍天。這裡遠離都市,沒有遊客。傍晚時分,工作人員也收工了。四周靜悄悄的,也沒有風,時間將世界定格成靜謐、祥和、柔情的巨幅圖畫。置身這無垠的綠野,定會心曠神怡,沉醉其間。

可遇不可求,邂逅科羅拉多草場是這次旅行中最難忘的經歷。[下一篇:美國西南巨環遊隨筆之三]

無垠的綠草場

同一系列:美國西南巨環遊隨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