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生活的藝術:花道

生活的藝術:花道

談起花道,一般人都會直覺的判斷是日本花藝。事實上,具有兩千年歷史的中國花藝,早已在漢代就開始使用陶盆象徵著「池塘」製作出院景的作品。大英博物館,即藏有一件漢代的陶盆。到了唐代,歐陽詹的《春盤賦》中,則描述了以盆盤做為「大地」的插花製作表現。

也就是在唐代(西元 621 A.D.),有一位名叫 Ono no Imoko 的日本和尚,前後三次至中國訪問,研究中國的繪畫、花藝、庭院設計,以及寺廟內的禪花供奉。當 Imoko 回到日本後,在他居住的寺廟內,運用了他在中國所看到的花藝、繪畫和庭院景緻,教導寺廟內的和尚插花製作。此項花藝學習,最初是和尚修身養性的鍛鍊,也是一種耐力及毅力的磨練,因此製作程序嚴謹,態度嚴肅。由於 Imoko 和尚居住在一個池塘旁邊的小茅屋,所以命名為《池坊》。最初的《池坊》只限於寺院中學習, 後來又由和尚傳授于皇親國戚、武士等男性學習者,並未在民間流傳,也沒有女性學習者。

直到第十五世紀,日本有一位名叫 Senkei XII 的人士,在民間介紹此種《池坊》花藝製作方式,稱為 Rikka。同時正式向日本政府註冊成立《池坊》流派,成為日本花道第一大流派,也是日後日本插花藝術的主力及源頭。

日本的從事花藝者對中國花藝之進展,一直保有明顯的關注,明朝插花大師袁宏道所著之《瓶史》一書,也於 一六九六年被翻譯成日文。

第二大流派為小原流派(Ohara School),創立於十九世紀初期(清朝期間),Mr. Unshin Ohara 為創派者。Mr. Ohara 有感於當時《池坊》流派的製作程序過於嚴格且刻板,花朵選擇又不足,因此主張回歸大自然的本色,不主張過度修剪天然植物。 Mr. Ohara 大量的使用由歐洲進口的西洋花朵,同時也大膽運用西洋花藝的色彩理論,震驚了當時的社會。Mr. Ohara 的兒子 Houn Ohara,設定學習規則,建立圖解教學法,解釋小原流派插花製作程序。小原流派首創大班授課,實行固定時間舉辦花展,分發教師執照 ,一時學生遍佈世界各地,使日本插花藝術走入國際。

第三大流派為草月流派(Sogetsu School),創始者 Sofu Teshigahara,七歲開始學習不同流派插花,於一九二六年自行創立草月流派。

Sofu Teshigahara 主張插花不能與時代脫節,任何材料都可以成為插花的製作題裁,使花材能夠再生或重生,創造出一件件引人入勝的空間藝術作品。插花不能被任何條件所阻礙,也不能挑剔材料;插花者必須以個人的藝術想像空間,使用手中現有的材料發揮至其極限。因此,該修剪之花材,則須毫不猶豫的決定其取捨。草月流非常重視插花者個人之審美觀感,插花設計者必須將本身的靈感與花材的靈性融合在作品之內,草月流鼓勵學習者運用有限的課程,發揮出無限的空間藝術作品。

我個人學習了十餘年的草月流派花藝(擁有四張老師執照),同時也學習了十餘年的西洋插花(擁有兩張證書)。我深深的體會到插花藝術是沒有國際界限的,因此我選擇了雙向的學習。所有的花藝製作,無論是日本式或西洋式,賞心悅目創造美好的視覺享受是花藝製作之期許;增加生活的情趣提高生活的品質,使生活藝術化是花藝創造之理想。

基於草月流派之宗旨,分享兩件作品:

圖一:

圖一

圖一

Agapanthus(中文名稱愛情花)是夏季盛開的花朵,有藍色紫色及白色三種顏色。愛情花花朵葉片及花梗都是設計的良好材料。捨其花朵而用花梗重複做成強而有力的三角形畫面,在三角形的畫面上插入一枝曲線花柔和了三角形的氣勢,另外在下方加一朵同樣的花,使整體有互應的感覺。

圖二:

圖二

圖二

使用柳枝(Willow Branch)做成兩個不同形狀的虛形架構(Structure)。前方架構選擇不插花突顯其架構之美,中間及後方下層放置葉片形成一個綠色的實體。然後在兩個虛的架構之間插主枝百合花(Lily),使其有韻律的跳躍於虛實之間,最後加入小形副枝同色系列而質感不同的花朵,使顏色有延續漸進的感覺,形成一個立體的室內裝飾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