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兒時趣事

我小時候,由於家境貧寒,受過很多苦。特別是到五、六月青黃不接時,糧食就很少了。為了度荒,只好將大米磨成粉,在鍋裏多加水,搗成米糊,每人吃一碗。這樣餓得我肚子咕咕叫,媽媽還將她的一碗分一半給我和哥哥吃。小孩子在發育期還是餓得慌,只好多吃些蔬菜和野草,結果造成浮腫病。除此之外,多數時間還是有飯吃,也有很多快樂而有趣的事。最值得我回憶的:一是養牛、放牛,二是定小魚,三是抓腳魚。

一.養牛、放牛記

我國南方全是水田,盛產稻米。過去在南方都是用牛耕田,我家養有一頭大水牛,每到春耕生產時,牠都派上大用場,犁田、耙田、抄田都靠牠;還可以幫附近沒有養牛的家庭換工。這樣,每年春耕生產後,水牛總是累得氣喘呼呼的,瘦了一大圈。

平時,早晚放牛的事,均有我們小孩來承擔,每天一大早就牽著牛到外面吃草。在離我們家不遠有一座石頭山,山上不長樹木,只是長些青草;在山的最高處石縫裡,還長有一種清涼的石香樹和石木耳等。我把牛放在山上吃草,有時我會去採石香樹和石木耳;有時會去割草,將青嫩的青草餵魚,當魚草(草魚即青鯇是吃草的)。這樣每天早晨經過一、兩個小時,牛吃飽了,我就趕著牛,唱著山歌,勝利而歸。

一到冬季,養牛要特別注意,更要好好護理。俗語說:「雷打冬,十只牛欄九只空。」意思是說冬春護理不好就會死牛。此時要將牛牽到陽光充足的地方去曬曬太陽,還要將禾草鍘碎,拌些鹽給牛吃,以保持牛的體力。

二.定魚樂

定小魚、小蝦是兒時最喜歡、也是經常做的一件事。定魚得先做好定罾;我們用四尺見方的蚊帳布,做成四方形的漁網;然後用竹片做支架,在兩根竹片的中心部位固定一個浮標;再用一根五、六尺的竹竿在前端安一個用粗鐵絲做成的鉤子,作為起罾時用。

定罾做好後,就要準備魚餌了。我們用豆豉和大米飯放在鍋中搗碎均勻,再加上一點點米湯,滴幾點香油,使豆豉、大米飯、香油充分粘合,達到乾而粘稠;然後撿來破碗,讓碗底翻上,把豆豉飯壓在碗底的圓圈內。一大早就擔著四只定罾,牽著牛去定魚了。

在離我家不遠,有一口面積大,水不深,比較平坦的大水塘。我將四個定罾每隔四、五米放一個,放在水塘離岸邊二、三米遠。不一會,附近的小魚、小蝦聞到香味,便游進罾中吃食。每次起罾時都會有幾十只小魚和小蝦收入到我的小桶中。這樣四個定罾輪流起放,兩個小時後木桶中的小魚、小蝦就很多了。這時,牛在山上也吃飽了,我扛著定罾、提著小桶、趕著牛兒,滿載而歸。

回家後,將小魚、小蝦洗淨放在鍋裏烤乾水後,再將小魚、小蝦放在簚摺上,用稻谷烘乾,使之變黃、更乾。吃時,在小魚、小蝦上加些薑蒜、豆豉、辣椒、菜籽油蒸熟後,味道鮮美,真香啊!

三.抓腳魚

腳魚,也叫團魚,學名叫鱉,在水中特別活躍,以捕食小魚、小蝦和泥鰍等為生,在陸地上用四隻腳爬行。小時候,哥哥和我及叔叔的兒子經常在一起到水塘中去抓腳魚。抓前,先要在塘岸上觀察水塘的基本情況:什麽地方水最深,什麽地方水最淺。在淺水區,由於人們的勞作,往往有鬆軟的泥沙,可供腳魚爬進泥沙中躲藏;其次是用嘴做出青蛙的叫聲,腳魚聽到聲音後,就會從水中浮到水面,伸出頭來觀看。有時一口水塘裡會出現兩三只腳魚,這樣,我們對水塘和腳魚的情況,就心中有數了。

接著,我們從深水處下手,雙手交叉不停地打「水雷公」。轟!轟!轟!在水中的震動聲很大,嚇得腳魚遠離深水區往淺水區逃跑,爬進泥沙中躲藏。當腳魚鑽進泥沙時,由於爬動了泥沙,水面上即浮現一連串的水泡,我們把它叫做「扎花」,說明腳魚已經鑽進泥沙中躲藏起來了。此時,我們從深水區游過來,在「扎花」的淺水泥沙中,用雙腳慢慢地踩來踩去。當你踩到圓圓的腳魚背時,就要用腳掂量一下,摸清腳魚的頭部尾部,然後一個「猛子」,扎進水中,用雙手將腳魚的頭部和尾部包抄起來(否則它會伸出頭來咬著你不放),一隻大而肥的腳魚就被我們捉獲了。

有時會有幾隻腳魚在不同的淺水區泥沙中同時「扎花」,我們更是歡喜若狂,抓了一隻後再去抓另一隻。那種喜悅的心情,至今還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