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年以前(1952 年)的暑期,臺北省立建國中學高中應屆畢業生共有三百二十六名。其中有十二名女同學。這一屆是建中校史上男女合校的最後一屆。
當年,我們有六位同學從畢業以後便各奔東西,分別升學就業,一直沒有聯繫。直到最近幾年才輾轉相傳陸續得悉大家都不約而同地來到美國落戶。經過半個世紀的離別還能再取得聯絡,當然是十分令人興奮的事情,可是更讓大家高興的是我們幾經協商之後終於實現了久別重逢的美夢。
二○○六年十月廿四日晚,樊祖兄(馬力克)自紐約飛抵聖荷西機場。張叔兄(居士)和金超(老班長)前住迎迓並送往旅館休息。次日展開「重逢之旅」。
「馬力克」廿五日與自己家人團聚。「居士」則因剛從「絲路之旅」返美,所以在家養精蓄銳準備恢復體力。廿六日一早,我們三人分別從 Fremont 和 Palo Alto 到舊金山會師。一行從 Market Street 沿 Stockton 街步行到漁人碼頭,在面對海灣的 Francisco 餐廳欣賞海景,喝咖啡聊天。然後在飯後逛卅九號碼頭之後盡興而歸。
第三天大清早由「居士」駕車南下洛杉磯與林定兄(小基隆)及曹惠(老二)相晤。「小基隆」定居羅蘭崗(Rowland Heights)才不過五年多,他是在太太不幸中風後才從 D.C. 遷到南加州,「老二」則是在臺灣銀行界退休之後才偕夫人去亞特蘭大依親。大家最近幾年彼此取得聯繫後均有雙向電話文談。卻一直無緣共聚一堂直到這一天。
話說廿七日一早出發後前半段相當順利,加油、打尖,在 Santa Barbara 午餐都是輕鬆愉快。直到駛近 L.A. 市區,才感到這美西大城的交通問題真是非常非常嚴重。當天下午正好又是周末開始的尖峰時刻。因此,我們在三度塞車之後,終於在下午六時許抵達「小基隆」家,比平時多走了兩個小時左右。「老二」早我們一天先到,於是五人大會師於焉開始。熱情擁抱,把手言歡,昔日的「天真」笑容又重新浮現在每個人的臉上,內心的喜悅更是難以形容。一時之間,難以忘懷的美好時光,令大家印象深刻,久久不已。
「小基隆」近年來悉心照顧行動不便的太座。非常體貼地幾乎寸步不離,除了照顧她的生活起居,家事更是一手包辦,也燒得一手好菜。當晚就當仁不讓地展現廚藝做了七道可口佳餚,並開兩瓶好酒 – 白蘭地和威士忌,讓大家開懷暢飲,盡情談笑,幾乎談不完的陳年往事帶給大家多少深遠的回憶。有興奮歡樂,也有失落惋惜。當晚「居士」去老姐家探親,「馬力克」和「老班長」因為原來擬訂房的旅館有電話故障問題,臨時「打地舖」,二人睡客廳。「老二」則因先到一日而繼續享受「敬老尊賢」的禮遇而睡客房。一宿無話。
廿八日清晨,一行四人去社區的馬路上漫步。他們居住的社區是為耆英設計的,社區出入大門都由電動開關掌控,非常安全。因而在清早時刻,馬路即是運動場,只見三三兩兩來往散步的鄰居,互道早安,一片祥和,氣氛相當不錯,只是房東商業掛帥,缺少綠地花木,空間稍小,是為美中不足。
羅蘭崗的周末上午,市場上人潮不斷,一番華人世界的景象。每家吃食店都有大擺長龍的顧客在排隊 order,從未間歇,滿堂賓客此起彼落,真令我們大開眼界,嘆為觀止。吃過早餐,漫步鬧區,談談時事,聊聊往事。接下來一餐,正午在「龍抄手」的午宴使大家又感受到主人「小基隆」的盛情美意。
歡樂美好的時光總是流失得特別快。我們這次空前的聚會在當晚我們答謝「小基隆」夫婦的晚宴之後,互道珍重再見。相約儘快再訪 L.A.。
廿九日一早,「老二」搭我們「三人行」的便車北上。一路上說說唱唱,笑聲連連。黃昏時分抵「老班長」家,大家品嚐了由「老班長」親製的豬肉白菜鍋貼(註)。飯後由「居士」接待「老二」及「馬力克」住宿,「美男子」夫婦自行返佛利蒙寓所。
卅日大家逛了一天舊金山,逛到筋疲力竭,卅一日又到山景城的 Shoreland 野生動物保護區漫步健行。
前後九天的「同學會」在十一月一日上午劃下句點,「馬力克」飛回紐約。「老二」返回亞特蘭大。「老班長」與「居士」分別打道回府。結束了這次等了五十四年才能重新相聚一堂的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