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不是國葬的國葬

不是國葬的國葬

陳公英士安窆紀念章

民國先驅陳其美,1916 年 5 月 18 日在上海遇難。一年後,隆重歸葬湖州故里。當年十分轟動,後來受到對其負面評價的影響,這段史事久已湮沒。筆者在一次湖州市陳其美研討會上,結識了一位陳其美故交的後人。在他那兒看到一枚他珍藏幾十年的「陳公英士安窆紀念」章,引起了我的興趣,陸續搜集了若干資料。今年 5 月 18 日,適逢陳其美歸葬一百周年,謹作此小記,期以部分還原當年盛況,做為對革命先烈的紀念。

陳其美字英士,出生於浙江湖州。辛亥革命時率民軍起義,光復上海,任滬軍都督。繼而聯合當地革命力量,收復杭州、蘇州、鎮江、南京,在長江下游打下一片江山。為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奠定基礎,被孫中山譽為「革命首功之人」。後來袁世凱背棄民國,復辟帝制,他在上海三次舉兵討袁。最後被袁的爪牙暗殺於法租界寓所中,年僅三十八歲。

陳其美遇難後,時在上海的孫中山趕來撫屍痛哭。他的盟弟兼部屬蔣介石為其收屍成殮。靈柩停放在湖州會館,後移厝法租界集美公所,遲未安葬。袁世凱倒臺後,前總統孫中山和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於 11 月致書中央政府,歷數陳其美平生事功,稱「勳烈媲于黃(興)君,而死義之烈過之」,要求參照黃興(黃 1916 年 10 月病歿於上海,獲國葬),國葬陳其美。但沒有實現。於是決定在陳其美遇難一周年紀念日,隆重歸葬湖州故里。為此,在孫中山領導下,成立了喪葬事務所,具體辦理相關事務。

陳英士家族合影,後排:陳英士(右四)、姚氏(右五,英士夫人)、楊氏(右六,太夫人);前排:陳立夫(右一)、陳果夫(右二)

陳英士家族合影,後排:陳英士(右四)、姚氏(右五,英士夫人)、楊氏(右六,太夫人);前排:陳立夫(右一)、陳果夫(右二)

孫中山親臨宣讀祭文,萬民送殯,極具哀榮

喪儀從 1917 年 5 月 12 日開始。當時的大總統黎元洪委派「智威將軍」胡漢民為代表,從北京趕來致祭,並帶來大總統祭文和國務總理段祺瑞的祭幛。是日,在集美公所舉行高規格的公祭典禮。靈堂內懸掛國會兩院議員和外省首長唁電,以及上海各界唁文挽聯千幅。由黎元洪大總統代表胡漢民主祭,前總統孫中山親臨宣讀祭文。然後,是湖南各界代表陳家鼐、兩廣軍政首長代表古襄勤等外省代表致祭。接著,上海文武官員及商、紳、學、工各界各社團代表、生前同僚部屬友好,紛紛前來祭奠。上海的頭面人物如軍政界的海軍司令薩鎮冰、淞滬鎮守使盧永祥;商界的總商會總協理朱葆三、主席王一亭及沈聯芳、虞洽卿、工商巨子哈少甫;紳界的製造局提調;全國商團聯合會主席李書平、副主席葉惠鈞;孫中山以下黨中要員唐紹儀、譚人風、章太炎、柏文蔚、許崇智、王寵惠、蔣介石、張靜江、吳稚暉等數十人,都親自到場祭吊。一時冠蓋雲集,至為風光。上海總商會還特意送來紀念銀鼎一座,正面銘刻「鼎名常在」四字。另有美國、日本朋友多人,如普林斯頓大學教務長麥克勞等也來致祭。日本友人田中壽平,還攜來一個木龕。他說自陳公遇難後,就設立神位,每天清晨頂禮,今天奉來,以示崇敬之誠。這天吊唁者自晨至暮,陸續不絕,總計不下萬人。

陳英士墓墓門

陳英士墓墓門

次日舉殯歸葬。一萬多人的送殯隊伍,由法巡捕房馬巡隊及上海憲兵隊開道。接著,松柏花亭兩座,花圈馬車五十二輛,然後各界人士分四十七個佇列。其中學生有二十一隊,各界要人部屬友好上千人,而中華工黨名下的工人隊伍有三千人之多。最後是靈車,由復旦公學四十名童子軍護送。在軍樂聲中,莊嚴肅穆,緩緩徐行,經菜市路(現順昌路)、貝勒路(現黃陂南路)、霞飛路(現淮海中路)、敏體尼萌路(現西藏南路)、愛多亞路(現延安東路)出黃浦灘(現中山東一路)至招商局碼頭(現十六浦),綿亙數里。沿途圍觀者人山人海,道路為之阻塞,是上海有史以來空前未有的大喪儀,極具哀榮。

湖城萬人空巷送別先烈

14 日,陳其美靈柩由大號民船,從水路載送湖州,船頂白旌高飛,上面寫著「勳二位滬軍都督陳」。途經上海閔行、江蘇平望、湖州南潯、晟舍等埠,都有祭奠。翌日下午,抵達湖城東門外二里橋。靈櫬登岸,擺設靈堂,舉行公祭。浙江省軍、政、民各方代表、湖州自嘉湖鎮守使以下官員及各界人士都前來祭奠。此外,加拿大的國民黨支部也派代表參與公祭。16 日正午,在近萬執紼者護送下,移靈陳英士墓地。由東門入城,沿東街、駱駝橋、北街、折經陳其美故宅,轉彩鳳坊、衣裳街至南街,繞城一周,各主要街口都設路祭。是日,湖城萬人空巷,爭相送先烈最後一程。最後從南門出城,直至墓地,全程走了三個多小時。充分體現了家鄉人民對陳其美敬仰的感情。

孫中山題寫的墓碑

孫中山題寫的墓碑

孫中山題寫的誄文碑

孫中山題寫的誄文碑

陳英士墓規模廣闊氣勢浩然

18 日,在陳英士墓地舉行盛大安葬典禮。陳英士墓址選在湖州南門外二公里的硯山東麓,碧浪湖畔,三面環山,一面瀕水,樹木蔥籠,風景秀麗。歷代名流如唐顏魯公、宋蘇東坡、元趙之昂、明劉伯溫、清朱彝尊等都曾在此闢地造亭,集聚友好,吟詩賦詞,題書寄情,是一處靈秀寶地。

浙江大學生來瞻仰

浙江大學生來瞻仰

造墓工程由嚴馥蓀督造,總造價近一萬元。除由浙江省政府撥款,當地故舊親友籌集一部外,孫中山還發動全黨黨員集資,補其不足。墓地總面積達三千平方公尺,墓道全長二百零一米,依山而上。分三層,第一層是墓門,建有巨大石牌坊,高六米多,寬七米有餘。中間面額鐫刻著孫中山題詞:「成仁取義」;左邊是林森題詞「浩氣長存」;右邊是蔣介石題詞「精神不死」。四個石柱上刻有蔡元培和于右任的對聯。兩旁有石獅一對。進入墓門,沿著二百多石階,拾級而上,到達第二層平臺。中央聳立一大立碑,刻著「孫大總統誄詞」,彰顯陳其美一生功績。再上至第三層便是陳英士墓穴。頂上鐫刻巨大的國民黨黨徽,正面刻著「氣壯山河」四個大字。墓前立有孫中山親筆題寫的墓碑:「陳公英士之墓」。整個墓地規模廣闊,氣勢浩然。

這天上午十時,安葬典禮開始。由黎元洪總統代表胡漢民、前總統孫中山代表戴季陶主祭。北京民友會代表孫洪伊、浙江督軍代表王桂林、省長代表呂俊愷、駐浙師長代表陳蕃、浙藉國會議員和省議員的代表以及眾多黨中要員故舊都從外地趕來參加祭典。湖郡各機關團體、學校暨黨內同志、社會人士、生前友好親屬、乃至湖屬二十五個區的自治委員,都到場祭奠。整個墓區,被悼唁者擠得水泄不通。全場在哀樂聲中,同聲悼念,從而完成了從上海開吊至湖州安葬的整整七天喪儀。在這期間,中華郵政總局還特意在全國發行陳其美安葬紀念郵票,喪葬事務所則發放特製的安葬紀念章,以誌紀念。

此次喪事,規格之高,群眾參與之踴躍,影響之廣泛,可謂極一時之盛。不是國葬,勝似國葬。

清明節各單位來掃墓

清明節各單位來掃墓

值得告慰的是,陳其美歸葬湖州一百年後,陳英士墓已得重新整修,並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州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常年受到湖州人民和外地賓客的憑吊、瞻仰和祭奠。而陳其美的夫人姚文英和他的二個兒子陳先夫、陳惠夫的骨灰,都已由他的孫子陳澤禎,從臺灣送回湖州安葬。一家人魂歸故里,在家鄉的熱土下重新團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