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少時,正處於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尾與五十年代初期。那時,中國大陸的經濟還不發達。我生活在一個緊鄰農村,只有千餘人的小集鎮,附近農村基本上是小農經濟。因此,鎮上的人家幾乎與農民一樣,家家戶戶都養雞以補貼家用。養雞的方式大多是「放養式」的,即早上打開雞籠,讓雞群在戶外自由活動地覓食,如昆蟲、蚯蚓、穀物等;晚上天黑前設法讓雞群回到籠裡,關上門,以防黑夜中狐狸、黃鼠狼等野生動物的侵襲。此種放養式的雞又稱為「走地雞」,對養雞戶來說成本很低,但對周遭環境衛生確是十分不利,到處可見雞屎;人們走在路上都得小心,以防踩上,弄髒了自己的鞋襪。在那貧困的年代裡,這是見怪不怪的普遍現象。儘管那時養雞是很普遍的事,但總量並不大,因此雞肉的價格還是比豬肉的價格高。現在養雞場方式的規模效應是那麼的明顯,使得雞肉及雞蛋的價格明顯地降了下來。
當時在過農曆新年時,雞肉總是特別受國人青睞的。對於孕婦和病人來說,也是十分珍貴的滋補品。燉一鍋雞湯給病人進補,這早已是在不少電影中被大加渲染的事例了。
我少年時代生活的小集鎮,是江南水鄉。那裡物產豐富,人稱「魚米之鄉」,而且又是盛產蠶絲及絲綢的核心地區。那裡河道縱橫交錯,河中魚蝦、蚌螺很多,蠶蛹及水產也都可以作為雞的飼料,這也是促成幾乎家家都養雞的客觀條件。在我八歲那年過新年時,媽媽把我叫到她身邊,耐心地對我說:「從明年起,你已可以為家中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你可以養幾隻雞,給它們找食吃,如撈魚蝦、捉蚱蜢、抓知了餵它們。」我聽後滿口答應,反正這些搞雞飼料的方法都是我樂意做而又好玩的事。
當年早春,媽媽從賣小雞的販子那為我買了三隻小母雞及一隻小公雞,又準備了一隻竹編的雞籠,耐心的教我如何照顧好它們。剛開始由於是小雞,只能餵些米糠及剁碎的菜葉,而且不能過多的餵食,因為沒有母雞的帶領下吃東西,容易吃太多而造成消化不良。慢慢地,才可以餵它們一些碎米粒之類的東西。
當進入夏季時,我就去抓草蟬、蚱蜢、撈魚蝦餵它們。漸漸地那隻小公雞變得好鬥,在雞冠長的較大時,就請人對它動閹割手術(註一)。我就在旁看他們如何為小公雞做這絕育手術(註二),我注意到整個手術過程中並沒有流血現象。其間,那小公雞會因疼痛及難受而不斷的發出咕咕聲。手術完成後,並不對表皮上的小創口作任何縫合,只是在術後的創口上塗上一些消毒液。小公雞的傷口很快就癒合了,但它的行為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它變得享受安靜,再也不參加爭鬥,雞冠也不再長高而個體變得肥胖,這就是所謂的閹雞(北方人稱為騸雞),是過新年時餐桌上最受歡迎的一道肉食了。進入秋季以後,三隻小母雞慢慢長成了大母雞的樣子,並且開始與鄰居家的公雞交配和下蛋。這樣每天總能從雞籠裡撿到一兩個新鮮的雞蛋,這使我少年的心裡充滿了成就感。
在我進入初中學習以後,由於必須離家去過寄宿的學生生活,所以只有寒、暑假才有可能照看那幾隻雞了。沒想到在高一時的語文課中學到晉朝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文,這又啟動少年時對家鄉美好恬靜的記憶,尤其是文中那句「雞犬之聲相聞」充滿韻味的描述。在寒、暑假裡,我回到了鄰近鄉村的家中,更加深了我對黎明前公雞啼鳴規律的感受和深刻的記憶。關在籠裡的成年公雞,出於它的天性,在黑暗中會按時啼叫。各家的公雞會相互呼應地啼叫,此起彼落,似乎在一比高下。第一次集體啼叫聲後,會沈靜約半小時。接著又來第二次集體啼叫後,又再會寂靜半小時左右。第三次集體啼叫,這就是當地人所稱的雞叫三遍,此時東方已顯出黎明,但離日出還有一段時間。此時,一些經營較早的商店如茶館、豆腐作坊、早餐商店等已開始做準備工作。這時,各家的孩子們依然在甜蜜的睡夢中,而大人們則開始低聲地商談當天的計畫。稍候,大人們起身準備早飯,直到一切準備妥當,天已大亮時,才把孩子們叫醒,開始新的一天。
有一次午後,我去探訪住在農村的親戚,路過一個幽靜的村莊時,看到那種恬靜優美的環境,不由自主地駐足欣賞起來。微風輕吹著臉頰,實在舒適,眼前是一片花紅柳綠,彼此相映,令人心曠神怡。不遠處傳來幾聲母雞剛生完蛋得意的咯咯嗒的鳴叫聲,實在令人難忘。莫不是現實版的「桃花源」吧。
在我大學畢業在大城市中參加教育工作以後,忙於科研與教學工作,想的都是如何解決專業中出現的一些難題,再也沒有心情去回憶養雞的樂趣了;尤其是人稱「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做為知識份子來說,心裡十分沈重。
最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上面一聲令下,學校很快下放到農村去了,在南方的 一處丘陵地區幹起了農事。插秧、除草、收割等倒也使人精神舒展了一些。既然身在農村的環境中,又勾起了年輕時的思緒,回憶起少年時養雞的情景。這裡的情景比我家鄉還落後,一片小農經濟的氣氛,家家都養雞。
最使我沒有想到的是那年的初春,輪到我去幫「邦廚」,也就是去炊事班幫助炊事員做一些輔助工作,為大家服務。去的第一天,就認識了一位年紀大的炊事員,他輕聲的告訴我炊事班養的一隻母雞剛開始抱窩生蛋,我一下子振奮起來,讓我趕上了這等趣事。養雞的這一環節,我是從未經歷過的,藉機向他請教了許多問題。從中我知道了一隻母雞一般地講每次可孵二十個受過精的雞蛋,時間約需二十至二十二天。當我知道這個母雞抱窩才三天時,我就提出了一個嘗試的請求:「再增加三個雞蛋,試試母雞能否接受?」他同意我的想法後,隔日白天我就準備好了三個受過精的雞蛋,等到天黑後,趁母雞在晚上時有夜盲的特點,小心翼翼地將三個蛋輕輕地塞到母雞的腹部下面,與其他二十個混在一起。此後,我經常細心地觀察母雞的活動:它每天中午時分從窩中出來活動半小時左右,吃些東西,排便喝水後,就不辭辛勞的趕回去繼續孵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用嘴及兩側翅膀輕輕翻動雞蛋,以使每個雞蛋都能均勻的受熱。如此持續十八天後,發現有小雞開始不斷地破殼而出。偶爾聽到蛋內小雞困難的叫聲,母雞還會用嘴尖去幫助破殼呢!小雞剛出殼時,細軟的羽毛濕濕地貼在身上,這必須借助母雞的體溫來烘乾,如此出殼一天後,小雞會變的毛茸茸,十分可愛。
在第十九天中午時分,發生了一件令母雞十分為難的事情。這時,極大部分的小雞已變得不安於擠在較暗的窩裡,有的已經開始跳出去嘗試到外面陽光下活動。逐漸地大部分小雞都出去了,母雞被逼站起來從窩裡跳了出去。可是它瞧瞧還有少數幾個蛋沒有破殼,只好又回到窩裡。但是窩外的一群小雞咯咯亂叫,這又使得母雞下定了決心再次跳出去,帶領小雞群去戶外暖和的陽光下覓食去了。趁此機會,我清點了戶外的小雞數只有二十隻,我立即去屋裡觀察雞窩,一看立即明白了,在一堆破碎的蛋殼中仍有三個蛋沒有破殼,這就是晚放進去的三個蛋。無奈之下,小心地摸摸雞蛋,還是十分暖和,拿起來放在耳側細聽,沒有破殼的動靜,這促使我小心的將三顆蛋拿回宿舍去放在一個盒子裡,再在一個塑膠瓶中裝入比我手溫稍高些的溫水,蓋緊瓶口後,將溫水瓶和雞蛋放在一起,外面再用棉衣包起來,不定期的換溫水。如此三天後,三隻小雞竟然也破殼而出了。但是沒有母雞的照看,小雞是難以成活的。於是當晚趁天黑母雞不易識別時,小心地將三隻小雞放在小雞群中。次日早晨,我觀察到母雞已接納了它們,它們也同樣高興地跟隨母雞去戶外活動了。這次試驗使我明白,母雞的愛心是很寬容的。
母雞帶小雞在戶外活動,主要是教會它們如何覓食。由於小雞的消化能力差,碰到大的食物時,母雞會用自己堅硬的「喙」,細心地啄碎到適當的大小後再讓小雞們去分食。此外,在野外活動時,母雞還要隨時防備天空中老鷹的偷襲。記得有一次,母雞注意到老鷹盤旋在雞群上空,而且越盤越低,母雞立即機警地奔向雞窩,並對小雞發出特殊急促的咯、咯、……聲,以召喚它們快來躲避。就這樣,這場危機總算過去。
也有一次,我看到一隻在上空盤旋的老鷹快速俯衝下來,一忽兒當它從下面快速升空上來時,我看到它的雙爪抓住的是一條粗壯的蛇。在上升到高空時,突然放開雙爪,將蛇摔向地面,以期將蛇摔死,然後又盤旋下去尋找那死蛇。這一次它不在飛向高空,而是帶著那戰利品飛向一棵大樹去享受美餐去了。
最後,在回憶的基礎上我想對養雞方式今昔對比略作評述。目前在中國城鎮中為了環境衛生已沒有散養方式養雞,取而代之的是規模較大的養雞場。眾所周知,由於採用了激素等催生方式,平時運動量又少,所以雞的生長週期較短,雞肉的肉質鮮嫩。更由於規模效應,使雞肉的價格成了可食用肉類中最便宜的了。出於習慣或為了更營養健康,華人往往寧願購買價格較高的走地雞、散養雞。
近年來人們慢慢對雞瘟病有了更多的認識。原來雞鴨與鳥類都是血緣相近的禽類,某些傳染病是可以在它們之間相互交叉感染的,如禽流感就是常見的一種。特別是春夏之交時,一些候鳥在遷徙中一旦感染病毒,就會一路傳播病毒,帶來規模較大的禽流感。而一旦病毒污染到養雞場的環境,就可能造成大規模的雞隻死亡,這是有待人們去設法解決的新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