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淺談書法(三)

淺談書法(三)

上一篇:淺談書法(二)

敬愛的耆老們:

在前兩季的季刊上,和您談了一些有關書法的問題,但不知您的感想如何,臨池的時候,遭遇到那些困難?

紀昀,字曉嵐,直隸獻縣人(1724–1805)

何紹基,字子貞,湖南道州人(1799–1873)

世界日報副刊很受讀者歡迎,對於某篇作品,常常有正面或負面的迴響,也深受讀者喜愛。至於本刊,筆者淺見,也希望您有所指教,有所回應。

夏季季刊,也許是趕著在七月以前發行。匆忙之際,拙作中就誤植了三個錯字;比較重要的一處,便是「鐘」鼎文誤印為「鏡」字!謹此更正。

談起鐘鼎文來,就會想起在臺北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裏,珍藏了兩件國寶。一是毛公鼎,一是散氏盤。

毛公鼎為周成王時製作,散氏盤則略晚,為周厲王時製作,據考證該盤約在紀元前八五○年前後入土,至清乾隆中葉出土,曾在江南一帶流傳。距今約為兩千八百餘年。

紀元前二一九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李斯創小篆,距今兩千二百餘年!

您也許參加了一日遊的新遊線 — 森林之旅。在熊山看到那參天古木,據說那大株的神木,就是生長了兩千二百餘年。

換言之,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時候,那大樹可能是剛剛萌芽!也可以這樣說,當那大樹萌芽之前的中國文字是大篆,待那樹芽逐漸長大之後的中國文字便改成小篆了!

臺灣的書法家:宗孝忱教授,編撰了一首篆書筆法歌,您老如對篆書有興趣的話,不妨參攷參攷,玆抄錄於下:

篆書筆法。逆起回收。兩端皆圓。穩行如舟。
橫必水平。豎必繩直。距離相等。平均用力。
無撇無捺。畫圓必準。心手相應。筆法勻整。
石鼓嶧山。臨摹正確。功力既深。神位斯卓。

看來宗教授是主張習篆須從秦嶧山碑、石鼓文入手。他說:嶧山碑筆畫清疏圓勁,間架勻整適當,臨摹有得,再以其筆意,取說文解字所有篆字,廣泛練習,然後再進臨石鼓和鍾鼎,取其潤澤婉通以為調劑,作篆便不枯槁,而有變化,若僅臨嶧山,或僅寫說文部首,未免偏枯而少興趣。…

當然,也有人不贊同從秦篆入手的,而主張從清人改良式的篆書入手的,這便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人的想法不同了。

宗老曾經大膽的把前人的篆書,批評了一下,他說:

鄧石如的篆書:是用他的隸法寫的,方多於圓,似覺板重。

趙之謙的篆書:是用他寫北魏碑帖的筆法寫的,不免怪像。

吳昌碩的篆書:是用他的畫法和刀法寫的,不免火氣。

楊沂孫的篆書:不免滑而又雜。

吳大澂的篆書:不免板而近隸。

趙之謙,字撝叔,浙江會稽人(1829-1884)

吳敬恆,字稚暉,江蘇武進人(1865-1953)

他的想法,未必完全正確,不過是嗜好趨向,各有不同罷了。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這話意味著 — 心動不如行動!每天研一池好墨,濡筆揮毫。臨摹一下王羲之的蘭亭、或者是柳公權的玄秘塔。只問耕耘,莫問收穫。暫且不管寫得美、醜,寫得開心就好。我們不求書法如何精美、高超、不想成為書法名家。只求修身養性,鍛鍊體魄。持之以恆,之後,水到渠成;親朋必會讚你(妳)寫了一筆好字,請賜墨寶!那時候您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就有所貢獻了!不是嗎?

「千古文章,一大抄」筆者給各位耆老,做了個讀書報告而已!

選料選得好,文筆勉強通順,您會多看一、二遍。抄得不通,選材不妙,一如「兩個黃鸝鳴翠柳。」— 不知所云;或者是「一行白鷺上青天。」— 離「題」太遠!也請包涵,並予指教。

敬祝 安康、愉快。

[下一篇:淺談書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