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近年網路發達一日千里,世上任何角落發生的事情,瞬即傳遍全球。網路雖改善了我們的生活,惟劍有兩刃,它亦有助於遍地動亂之串連與發展。網路最是方便我們的,莫過於「電郵」與「臉書」,以往等待親友的信息,「望穿秋水」,如今手指點撥之間,瞬息即通。於是人們坐在機前,抒發己見,想到寫來,貼上互聯網,隨即遍地開花,所謂「網路傳言」,因乃大行其道。自然哩,「箴言」也好,「流言」也罷,寫的是好是壞,要看個人的造詣了。比如此題所引,驟看不無道理,細讀卻似是而非,能做得到,你就是「佛」!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坐懷不亂,說說罷了,孔子見南子,也為之動心呢。見美而慕,情生於愛,那能不亂不困?展望將來麼,一片迷茫,要怕,從何怕起?若說無畏,只是無知而已。年事漸長,人生歷鍊日積月累,想念的情懷必然愈烈。常言道「人到暮年,是活在過往裡的。」豈能不念?這些個全做不到,所謂「安好」,何來?

親友厚愛,我每天收到來自各方的電郵不下百件,僅憑直覺選幾篇我認為有趣、有用、或有益的,寫下幾句隨想後,轉寄親友參考。我說過,你不喜歡的,請刪除便是;如果意見不同,可以提出來談談,真理愈辯則愈明,藉此共同獲益(因我有「四不談」,爭議不會牽涉到宗教、政治、錢財和隱私諸端,斷然不致於傷感情的)。

來美五十餘年,東西奔波,南北徙遷,住過五個州,從奧勒岡的波特蘭開始,隨而伊里諾的卡本岱爾,威斯康辛的日內瓦湖,華盛頓的西雅圖/聯邦道,然後是這個最後的落腳處 —— 加州南灣矽谷。數年一遷,但以現址住得最久,三十年了。我家在「聖荷西」西北角的社區,夾在四個小鎮之間,地處南灣中心地帶,鬧中帶靜,四鄰和睦,安全方便,對我們來說,十分理想。我們這條街是「L」形的,我家正在轉彎的內角,正門是門牌所在,車庫和後院門在另一條街上。鄰居像個小「聯合國」,左鄰姓劉,不會說中國話,是個父親娶德國女的混血兒,妻子墨裔而無所出,領養了一個北非衣索匹亞的小女孩;右舍是白人娶菲律賓妻,育兩女;對街有中、美、法、德、日、墨各國人等,彼此時相往來,守望相助,尤以美、德兩家經常夜不閉戶,燈火通明,不像一般社區「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在這個「世態炎涼、人心不古」的世道,實在難能可貴。那家唐人同胞是一對北京來的三十出頭年輕夫婦,男的是雲端電腦專家,女的是光學博士,人極和善,和我們交往尤其密切。他們都是「一胎政策」下的獨生子女,所以兩方父母一自北京,一自昆明,隔年輪流來訪三數月。老人家的年齡與吾妻美惠不相上下,和我們很談得來。因為我們對電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出問題時免不了向他「求救」,他們有甚麼事時,也常需我們幫忙。他們是一對熱心而誠摯的年青人,是文革後出生的一代,聰明精練,思想開放,親和有禮,沒有那種狹隘排拒的心理,至為難得。他們的父母回大陸後,亦時以電郵致意,體現了「遠親不如近鄰」這句俗語的真意。

我們在七月間有為期十七天的歐洲十國遊,十六年前我們去過其中七國,只有立陶苑、拉脫維亞和比利時未曾涉足。首站飛抵瑞典京城斯托哥爾摩,遊覽三天後上「大洋遊輪(Oceania’s Marina)」,航程頭站愛沙尼亞首都 Tallinn,再到俄國的聖彼得堡、芬蘭的赫爾辛基、拉脫維亞之 Riga、立陶宛之 Klaipeda、德之柏林、丹麥之哥本哈根、比利時之 Bruges 而終抵英國倫敦,在那兒多玩了四天。旅遊走到終點,不算結束,只是人生過程中的一個小段落。美國的《獨立宣言》第二段開宗明義指出:「人人生而平等,其所賦予的生命、自由及追求快樂的權利,是不容侵犯的。」半個世紀以來,活在這個號稱自由平等的社會,總是在努力尋找快樂。雖然在這期間,遇到過許多令人不愉快的人、事、物,我都能泰然處之,不以為忤,因為快樂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心態。我喜愛旅遊,也是在於追求快樂。兒媳知我愛吃糖果,她對歐洲各國的巧克力名牌,都瞭如指掌,所到之處,總能找到不同風味的巧克力給我品嚐,吃上一顆,苦中帶甜,就能快樂個一整天。Bitter-Sweet,《人生》不就是這樣的麼?

四弟自台灣寄來齊邦媛的《巨流河》(遼河)。少時適值抗日戰爭,愛唱《流亡三部曲》,長大後到台灣,交了不少東北朋友。他們從小失去了家園,逃亡大江南北,而我呢?也流浪了半生,每於唱至「流浪到那年,逃亡到何方」之時,總是滿懷悲愴。如今讀著齊教授所訴說的畢生逃亡與流浪經歷,豈能無動於衷?二十年前有感於故友凋零,在賀節信裡曾引李商隱《暮秋曲江懷友》七絕: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曾經寫下來懸之於書桌前,得以舉頭看到,時表思念之情。二十年後讀此詩的感受,是愈來愈增感傷,因為當年可懷之親友,一年少於一年了。

前年割腸化療治癌以後,我的人生觀有所調整,常拿十六個字警惕自己:「不隨物喜,不以事悲,持盈保泰,順意而為。」我本是個樂觀的人,現在更是看得開和放得下了。年來為了少惹麻煩,我一直強調要學「閉嘴」。最近讀到另一種說法,認為「閉嘴」的好處,是讓你有更多的時間,用心去傾聽別人。內子常以「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警戒我,如能多聽少說,也就避免了「人之患」的毛病,可謂一舉兩得。

年紀老了,身上隨時隨處會有小疼痛,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因何而起,總是覺得問題多多,醫生也找不到根源。如果老是去盤根究柢,等於自找麻煩,倒不如自己騙自己,日子過得快樂一些。寫的夠長了,就此作結,恭祝佳節快樂、安康!

(註:本文標題摘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