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梅花的畫法

梅花的畫法

中國畫以梅花為題材由來已久,唐朝的於鍚就畫過《雪梅野雉圖》。到五代滕昌祐、徐熙,他們創造了先勾勒後著色的「勾填法」。後來有徐崇嗣用丹粉點染的「沒骨法 」,至宋朝崔白又開始了專用水墨點花的「墨點法」,到楊補之時,又創以「圈花法」。延到今天,除墨點法用者較少外,其他方法至今依然使用著。勾填法是工筆晝法,沒骨法和圈花法是寫意畫常用的畫法。

專以畫梅著稱的畫家,歷代不乏其人。如元朝的釋仁濟有詩云:「用心四十年,作花圈始圓」,王冕(元章)借畫梅以示反抗民族壓迫的政治態度,他題梅詩云:「冰花個個圓如玉,羌笛吹它不下來」。又詩云:「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清代的量銓(二樹)題畫梅曰:「不知是吾是梅花」。還有常題梅的詩曰:「東風正伴春來早,梅花初見第一枝」,「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等等,真是不遑枚舉。

中國畫的畫家們,何以多喜歡以梅花為題材,這絕不是偶然的。因中國傳統的繪畫,多是借景用物以抒情,是有深刻寓意的。例如,因「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友」,又因「梅冰肌玉骨,蘭幽而清香,竹骨而有節,菊性而傲霜。」故畫「梅蘭竹菊」名「四君子」。如再畫配上水仙,就稱「五清圖」。畫蘭花,常題曰:「生長空穀怕人見,卻因幽香引人來。」畫竹子,題曰:「未出土時先有節,到淩雲處更虛心。」或題曰:「直節虛心是吾師」。畫菊花,又常題曰:「傲霜花更好,傍月氣益清。」還有更令人敬佩的宋朝名畫家鄭思肖,題其所畫寒菊曰:「花開不開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藉以表示堅守節操,寧死不屈,決不事元的高尚情採。總之,以上所言,都是寄情寓物,啟迪一個人要有志氣,要正直重節操不要象牽牛花那樣,總要攀附別物而生存。因此畫梅花也不例外,因為梅花在冬末春前開放,它象徵冬天即將逝去,春天即將來臨。故稱梅花為「報春」、「春訊」、「迎新春」等。借梅花不怕嚴寒的性格,以教育人民,應有不怕艱苦,克服困難的勇氣和精神。

梅花的種類很多,常被畫的主要有白梅紅梅臘梅等。

(一)畫梅應注意的幾點

畫梅花應先畫主幹,因主幹能起到定大局、定大勢的構圖作用。畫主幹要蒼虬蟠屈,不宜太直,直則缺少變化。常云:「梅以屈為美,雖靜猶動。花宜稀不宜繁,繁則傷清雅。宜瘦不宜肥,肥則易臃腫。」用筆宜奇倔剛健。用墨忌水分多、行筆快、光潔平實。執筆宜鬆動,要專用臂力之外,還需用腕力,指力的轉捻折等動作的協調配合。用筆要有抑揚頓挫的變化,梅花自然有筆墨之趣,也免去了用筆的單調呆板之缺點。故曰:「屈如龍,勁似鐵」。方稱佳作。

粗幹宜用大筆側鋒或散鋒,先用濃墨塗出暗部,要表現出老幹的質感效果。待八成乾時,第二遍再用濃墨,在兩側略加修飾整理,使枝幹形體完整明確起來。等近乾時,再以淡墨重點復畫一遍,填補過多的飛白,以加強整體感,達到蒼潤結合的藝術效果。但要注意,需要留一些必要的飛白,以示生動自然之感。切忌把用筆的生動和飛白塗死板了。

(二)畫梅枝條的幾種方法

梅花 - 高雲霄

梅花 – 高雲霄

(1)勾皴畫梅枝法

此種方法,是先以淡墨或中墨邊勾邊皴,中鋒側鋒都可使用,一次畫成,不足之處,可等乾後找補。小梅枝條,可直接用濃墨中鋒畫出。大幹畫後,可染淡赭石,或用淡赭色復勾一遍亦可。

(2)破墨畫梅枝法

此法也可先以淡墨或濃墨畫,用潑墨法第一遍畫出大體的局勢來。然後趁濕再畫第二次墨。這時可先淡後濃,也可反之,也可先水後墨,使兩道墨色或水墨相互滲水。形成自然的墨色變化。此法容易,生動有趣,但需在技法稍熟練後方可易得之。

(3)積墨畫梅枝法

此法先以淡墨用潑墨法畫第一遍,水分不妨多些,待頭遍墨全乾後,再以濃於首次的墨畫第二遍,此法大多採用勾皴結合法。勾皴時,筆要毛些,墨要適當乾些,不足之處,可用笞點去破之。

(4)潑墨畫梅枝法

此種畫法,要胸有成竹,用筆的使轉變化,用墨的乾濕濃淡,要大膽落筆,一氣呵成。不完整處,可用色或其他辦法補救之。

(三)花朵的畫法

(1)勾勒法:以中鋒淡墨外實內虛之墨線勾出花瓣。梅花為五瓣,古云:「五點梅花天地心」。若想白梅再明顯厚實些時,待全幅梅花都畫完後,可再用淡灰或淡清或淡玫瑰色,在每朵花瓣外勾染一次,或在紙背面按花形施白粉,使花朵更潔白。

(2)沒骨法(又名點垛法):以顏色直接點花朵,要區別畫出花之正面、側面、俯、仰等方向變化之不同,和盛開、半開、未開之差別。若畫白梅,待乾後,在紙背面施以白粉或淡灰色效果更好。若畫紅梅,即以曙紅加朱18-梅花 王+票或大紅,或大紅稍加赭色皆可。最宜以禿筆中鋒點寫花瓣,花心宜留空白。花蕊與花托一定要用濃墨點成。中間雌蕊應較長,以區別於眾雄蕊。

(3)圖點結合法

1.先以色點花形,再以墨線或花色同類色較重之線勾勒花瓣,勾畫宜靈活,切忌太嚴緊。

2.畫花與枝可反覆交替進行,不一定把枝畫完再添花瓣。

3.花蕊健似虎鬚,蕊頭用筆垂直點下,都宜用禿筆畫之。

4.全側花朵只作三瓣,中瓣較大,左右次之。花蕾比花朵小,近似圓形,有的緊包,畫圓圈再添托即成。

5.花初開者,畫兩三個圓弧交疊即可。蕾宜安在梢頭,不宜畫到主枝幹上,以免違反植物生長規律。

6.背面的花朵,在枝幹完成後再添加即可,要見花托,一般五點點成。

7.正面的花朵,要畫到枝幹空斷處,以示花朵掩蓋住了枝幹,同時要注意較集中地畫到重點部分,以求得花朵姿勢的不同變化。

(四)點苔的作用

(1)點在敗筆處,以彌補不足。點苔時,一定要有大小疏密的變化始佳。

(2)苔點點到枝幹適當的側面,使枝幹不顯單調而有變化。點苔時要用藏鋒重點點去。切忌露鋒輕佻用筆,以色誤同斷枝有刺之感。點苔一定要用濃墨,尤其在老幹主枝等處,更要用濃墨。

(3)苔點可增加色階,使之醒目。

(4)淡墨淡色,可點在花稀之處,以豐富畫面,使之緊湊。

(5)苔點可調劑構圖的輕重。

(6)苔點與枝幹的墨線,形成造型因素的對比美。

(7)最後畫幅完成修整時,如發現有的空白處顯太空,即可用朦朧的淡色,若不經心地點上幾點,以增加畫面的空間感、層次感,但要視具體情況而行之,絕非每幅必如此。

(五)畫梅四貴

(1)貴稀不宜繁。

(2)貴瘦不宜肥。

(3)貴老不宜嫩。

(4)貴含不宜開。

(六)畫梅五要

(1)要老幹古老彎屈。

(2)要枝幹怪,粗細變化,交互順迍。

(3)要梢健,貴遒勁。

(4)要枝清,不宣連綿,穿插取勢。

(5)要花奇,須媚妍,注意偃仰反正,映帶有情。

總之,畫梅一定要注意各種線點濃淡的對比。一定要作到意在筆先,胸有成竹。所謂畫梅不離「女」字,實即注意枝幹交叉有變化之意。